在“两个结合”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22-05-25 作者:徐国宝 来源:光明日报 
  主席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必然要求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大力深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推进“两个结合”,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实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做好“两个结合”,一是要弄明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什么可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这个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中华民族先民憧憬“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二者都指向人类社会无限美好的未来前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唤醒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植根于灵魂深处的民族复兴、世界大同的基因和种子。第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探讨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真理,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造福全人类的强大思想武器。我国古代思想家所阐述的人文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要素存在着相互融通的关系。例如《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公灭私,民其允怀”“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协和万邦”等思想,孔子的仁学体系及德政主张,管子“以人为本”的理念,老子、孙子和《黄帝内经》的辩证思维,历代思想家关于社会和谐、天人合一、公平正义的论述等。第三,马克思主义所结合的两个要素(中国实际与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国具体实际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流淌至今所浸润的现实土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与当前实际密不可分的中国历史文化实际和国情实际。

 

  二是要结合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100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探索历程和成功经验。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两个结合”开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充分吸收了中国古代朴素知行观和朴素辩证法思想精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发展,包含着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努力。

 

  三是要根据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实践新要求,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进一步推进“两个结合”。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特别注重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方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其强大生命力靠的是精神内聚力、吸收同化力和自我更新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期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最佳途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人类先进文化的代表,其基本原理注入中华文化的机体,可以使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转变、升华为崭新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断从实践和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吸收养分,必将进入一个又一个新的境界,极大地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次,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其中特别要讲清楚孔子仁学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独特价值,其传承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如何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推动仁学思想体系的传承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滋养。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量:

更多文章

29 2022-06

用法治文化培育法律信仰

如果说,“法治中国”构筑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的基础;那么“法治文化”则是这一基础上必然绽放的文化花朵和最终结成的文明果实。
08 2022-09

理想信念教育包含哪些内容

现代汉语词典对“理想”一词的解释是,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想象和希望,也比喻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理想,顾名思义,是一种理性的想象,它是以现实为根据,在未来的某一天有可能变为现实的图景,也就是奋斗目标。因此,理想是一种精神现象,它在实践中形成、有实现的可能,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则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因此,信念就是实践检验后人们自觉坚持的稳定的生活准则,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始终坚守的一种精神力量。
17 2021-11

新征程上要始终做到“三个矢志不渝”

今天,回首过往百年历程,我们倍感振奋、无比自豪;踏上新的百年征程,我们重任在肩、使命光荣。
15 2021-12

在党史长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建国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党史这一丰富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无穷智慧和巨大力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31 2022-10

学习二十大:三个务必

在党二十大报告中,主席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三个务必”的重要论断:“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09 2022-08

建立学习制度: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要保障

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深有体会地告诉全党: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主席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掌握锐利思想武器、获得过硬工作本领的角度看,就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学习、不断上进的历史。重视学习、善于学习, 不断学习、不断上进,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学习之道,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建立和改造学习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要保障。
01 2022-03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法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保障他们健康成长是要害的一环。
06 2022-06

建设新时代党性教育基地 助力年轻干部成长

三月雨将秉持初心,努力建设好每一个党性教育基地,致力于让党性教育基地成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修身养性的“练功房”、激发斗志的“加油站”,为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8 2022-03

深刻领会党史学习教育的三个“必然要求”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主席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开展党史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全党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2 2022-04

如何规划建设校园红色教育基地

北京三月雨承建的吉林农业大学红色教育基地,包含了理想信念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廉政文化教育,架构既有层次,内容又更加丰富,形式极为多样,必将吸引更多师生到这里自觉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激励广大师生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