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展览的“三种个性”
作为展示空间,廉洁文化展览的魅力和生命力在于塑造心灵之美,它依托于对高尚精神的追求和独特的文化表达。因此,廉洁文化展览在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突出其作为文化展示与讲述地的共性,也要凸显在地廉洁文化的个性。
一个展览的个性,显然是指在主题、内容、外在形象以及与此相关的理念、服务和氛围等一系列展览活动中的呈现特点,从而体现与众不同的特点和价值。
那么,如何实现这种“个性”,这是当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大背景下,包括廉洁文化教育展览在内的廉洁文化建设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命题。
作为专业的展陈文化公司,北京三月雨主营廉洁文化展览的策划设计,目前,项目遍及全国各地。为了克服展览同质化现象,三月雨在专、精、特上下功夫,不断“活化”廉洁文化资源,向“千馆一面”说不。
一、挖掘地域文化的专属性
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中,廉洁文化元素一直存在,重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地域特色的廉洁文化元素,结合当今实际,进行廉洁文化展览的策划创意,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教育创新方式。
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大量的廉政理论,出台了许多奖廉惩贪的律令,涌现出大批的清官廉吏,创作了丰富的廉诗、廉文、廉戏和廉政格言警句,形成了牢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纽带。在这个过程中,地域文化扮演了符号性的角色。
展览馆的气质源自当地文化基因。每个地域,每个城市,每个乡村因为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宗教、民风、民俗等多种因素的作用,都会产生属于这个地域特点的文化资源,形成别具个性的文化特色。“特色”就是有别于他人的个性和特点;“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色”就是创新、创造。
地域文化也是革命文化生长的基础,培植了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地域性。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阵地,根据地产生的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正是这些地域文化为革命文化的孕育输送了源源不断的营养和智慧。
廉洁文化建设的道路,需要围绕地域文化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挥和推进。只有将现实与历史人文结合在一起,廉洁文化的引领力和渗透力才能不断增强。
二、注重文化传播的艺术性
廉洁文化展览,是思想、信仰、知识和行为规范传播的一种媒介,虽然它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但终究归属于文化展览,因此,除了既要讲政治性,还要兼具文化之美。
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展览,一定是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这一效果的产生,需要运用艺术手法去组合多种因素,使参观者产生最佳的视觉效果和良好的心理效应。
三月雨在廉洁文化教育展览的策划设计中,一般坚持效果最大化的原则,内容与形式并重,从理念思路、呈现技巧等方面进行谋划与研究,通过恰当且生动的艺术形式,丰富展览形式设计语言,增强震撼力、感染力,更好地强化廉洁教育的效果。
廉洁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性方面的内容,也有法律法规及各项纪律制度。在形式上将这类相对模式化的内容“活化”,尤其考验设计者的水平。廉洁文化之所以能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就在于通过“触及灵魂——产生共鸣——获得认同”的过程来提取情感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当展览形式不再仅仅是“口号上墙”“制度上墙”,而是将这些纪律规章融于参观者的视觉与情感体验中,廉洁文化的激励浸润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和显现。
三、加强文化建设的贴近性
廉洁文化展览,要收到良好的教育成效,内容必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如果只习惯于理论灌输、反复说教,或者是外在花哨,内含不足,没有真正做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最终致使廉洁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不是人们随心所欲创造出来的,而是“现实的个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象性实践活动的产物。因此,新时代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着“现实的个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思路。
要正确认识“现实的个人”,关注人的现实和需要,在展览的内容和形式上,就要努力打造干部群众身边的廉洁文化风景线。用好本级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过案件警示录,发挥警示教育“放大器”作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宗旨意识、严守纪法底线,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就在身边。
当下,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党员干部时刻面临着多元文化冲击和物质利益诱惑,蜕化变质往往是从价值观开始,继而做出贪腐行为。因此,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平台,廉洁文化展览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承载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新时代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廉洁文化展览的个性,归根到底还是人性化。当我们的廉洁文化展览将蕴藏于共性中的个性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在共性中塑造个性,那么,这样的展览才能真正实现“文化润其内,养德固其本”的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