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2022-08-10 作者:黄铁苗 来源:三月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也指出,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建设好每一个家庭,就是在为建设强大的国家贡献力量。

正确理解家庭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2022 年 1 月 1 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体现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立法目的,是一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法律,一部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的法律,一部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的法律,也鲜明体现了家庭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按照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家庭教育的主体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其他家庭成员,对象是未成年人。从空间上看,家教一般是在家庭范围内,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教是由家庭家族中的长辈随时随地有针对性进行的。从时间上看,家教是一个人从幼年开始接受的教育。幼年时期,人头脑单纯,好像一张白纸,画下的痕迹是最深刻的;也好像一株幼苗,是容易塑造或矫正的。所以,一个人即使到了老年,青少年时期在家庭长辈面前所接受的教育都会记忆犹新。从范围上看,家庭教育大都既有言传又有身教,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由此可见,家教是父母长辈给予后辈的最无私的温暖和最大的希冀,是家庭家族传承给后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由家教形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或规矩,就是家风。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家风。由家教形成的家训家风是一个家庭家族治家经验的总结,或者是对其他家庭家族治家经验的借鉴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兴旺发达的家庭,他们不仅家族兴旺,而且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其 168 条家规成为明代典章制诰的蓝本。数百年间该家族人员 173 人为官无一贪渎,以其清廉家风扬名于世。历史上记载家教家风的家训、家规、家范等,大都是由家庭、家族中有影响、有文化、有见识、有作为、有贡献的长辈提出和形成并不断完善, 或印刷于书籍,或雕刻于石木,或撰写于楹联,更多则是口耳相传。这些文字大都简练易记,因青少年时期所学,一般永志不忘,终身受益,古今皆然。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主席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回忆:“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这充分说明,家庭教育对于树立青少年正确道德观念、引导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形成美好心灵,促进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承弘扬良好家教家风的意义与路径

  有助于推动党风政风出现新变化新气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查处一系列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在腐败干部的忏悔材料中,不难发现,这些被查处的违纪违法干部常常存在“裙带腐败”“衙内腐败”等问题,有“夫妻店”,有“父子兵”,有“兄弟档”,有“全家腐”。这些贪腐分子,常常存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的问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家风不正、家教败坏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法违纪的重要原因。主席总书记告诫:“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重视家教家风,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净做事。”切实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必须从重视家庭教育开始。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按照主席总书记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坦坦荡荡为官,以优良的家教家风,推动党风政风出现新变化新气象。

  有助于端正个人作风、滋养社会风气。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社风民风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地方奢靡之风盛行,一些人非名酒不喝、非名烟不抽,为了面子而进行盲目消费、攀比消费,造成严重浪费现象。这些不良的社会和民间风气, 皆为人之所为,而人都来自家庭。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受到良好家庭教育,懂得自律、节俭的道理,具有高尚情操,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才能得到根本改变。在家庭教育中,勤俭节约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许多家庭都已经富裕起来,这就使得不少家庭忘记了勤俭节约的古训,常常浪费食物、浪费资源。近年出台的反食品浪费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都专门涉及勤俭节约问题。高度重视食物节约,关系个人道德品质培养、良好家风建设、国家民族兴旺发达。而这些良好品德,大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因此,家庭教育要特别重视这一点。

  有助于加强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主席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幼年到青少年时期所受家庭教育的好坏,会影响人的一生。过去,有些家庭在家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片面教育,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做人教育;有的家长不重视教育、不懂得如何教育,对孩子放任自流;家长自身行为不端,进行负面的言传身教,导致青少年出现不良行为甚至犯罪行为。少年强则中国强。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广大青少年有理想、有志向、敢担当,国家才有希望。正如主席总书记所指出的:“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必须对青少年加强理想志向教育。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其他家庭成员是家教的重要主体,加强家教家风建设,施教者要先受教育。可以通过举办家教家风培训班,使更多人接受培训,懂得家教的重要性和家教的方法路径。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平台介绍家教家风做得好的家庭,结合城乡文明建设带动家风培育。父母既要重视言传,更要重视身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来源:黄铁苗
(声明:“三月雨”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浏览量:

更多文章

05 2025-03

由三月雨协助建设的“陕钢集团党风廉政警示教育馆”正式开馆

3月4日,由三月雨协助设计并建设完成的“陕钢集团党风廉政警示教育馆”顺利开馆,并举行了揭牌仪式。
28 2024-12

开馆了!由三月雨协助建设的“青春·清菏韵泽”廉洁文化馆正式启用

2024年12月24日,经过周密筹备与精心打造,由菏泽职业学院主办、三月雨协助建设的“青春·清菏韵泽”廉洁文化馆正式开馆。菏泽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赵永强、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杨彬、菏泽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庆国等领导出席了开馆仪式并致辞。
12 2024-12

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由三月雨协建的郑州航空港区廉洁文化教育中心

12月1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以“河南郑州航空港丰富形式载体用活教育阵地 让廉洁文化浸润人心”为题,对三月雨协助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纪监委建设的“郑州航空港区廉洁文化教育中心”进行了报道。
12 2024-11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了由三月雨协助建设的沛县廉政教育基地

11月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基层风采”栏目,以“江苏沛县:打好廉洁教育“组合拳””一文,对三月雨协助沛县纪委监委建设的沛县廉政教育基地进行了相关报道。
31 2024-10

党建引领 文化赋能|三月雨助力凌源市某单位党建文化建设

10月22日,三月雨凭借公司综合优势、特色鲜明的设计理念以及具备鲜明地域特征的效果设计,成功中标凌源市某单位党建文化建设项目。
25 2024-10

喜讯!三月雨获颁“2024年度绿色可持续设计机构”

金秋十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以“解构创新·驱动未来”为核心价值的2024国际青年可持续创新大会(YSS 2024)在成都隆重召开。
12 2024-09

由三月雨协助建设的“济西站区党性教育基地”被命名为“中国铁路党员教育示范基地”

“济西站区党性教育基地”位于济南西机务段内,面积800平米,是集宣传、展示、教育、研究、传承等功能于一身的党员学习教育基地。现有“理想信念定初心、艰苦卓绝砺初心、永葆本色证初心、不负誓言承初心”四个展厅,十二个展群,24个红色及铁路故事。
18 2023-10

共享学术盛宴│三月雨应邀出席中国廉政研究2023年学术年会

10月14日,以“新时代新阶段反腐败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中国廉政研究2023年学术年会在杭州举行。三月雨集团董事长李迎玉及一行人员应邀出席。
13 2023-10

红色领航|三月雨党建成果入选《北京新经济组织党建优秀案例》

10月11日,三月雨集团受邀参加了以“党建激活经济发展动力源”为主题的首届“新经济组织党建·凉水河论坛”。来自北京市相关委办局,北京市新经济组织、各行业协会,以及党建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等2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党建,共谋发展。
12 2023-10

以创新 创未来——“展览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三月雨顺利举办

10月11日下午,由三月雨主办的“展览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在211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博物馆领域资深的专家学者在现场共议展览展陈的创新之道,共话新时代文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