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的育人探索实践

2022-10-10 作者:柳夏 来源:三月雨

  校史馆,承载着一所学校发展历程中教学、育人、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成绩,形成了有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宝贵资源,是学校重要育人基地。

  由于具有直观化、丰富性、亲历感的特点,校史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本校的校史馆建设。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校史馆建设已然成为彰显本校办学历程的最佳表现方式,并且更能展现出学校从建校至今的历史底蕴。

  近年来,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参与了多所校史馆的设计建设,我们深刻认识到,校史馆建设过程中,除了需遵循基本的展陈方案和创新的一面外,更重要的是展现学校的历史文化脉络,将校史馆建成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学校中,能够起到文化育人的作用,增强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校史是学校的文脉传承,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相伴而生,既凝聚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又具有鲜明的特质,是学校重要的育人源泉。

  为充分发挥校史馆的育人功能,三月雨在建设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理念,提升文化育人效果。

  我们认为,校史馆的育人功能,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弘扬学校传统文化

  一所学校,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历史的过往在哪里?其实非常重要。在校史馆,可以知文脉承接,源远流长;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以与校友跨越时空,青春相通。在校史馆,可以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见师严道尊,群英荟萃;可以和前辈切磋琢磨,砥砺前行……

  校史馆的建成,促进了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和形成办学特色。
 

  校史全面生动地展示学校办学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发挥其教化育人作用的极好教材。校史中丰富的爱国爱校内容,是构建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也会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教育导向作用。

  让学生真正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真挚的爱国爱校之情,理论教育是必要的。但是,通过让学生真实感受学校发展史,让学生零距离了解学校一代代耕耘者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一步步由艰苦创业走向辉煌的历程,对学生爱国爱校情感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理论教学所达不到的。另外,很多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不少爱国爱校的模范人物,这些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与非凡业绩,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从而产生爱国爱校的内在动力,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

提供思政教育素材

  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是其进一步发展及教育教学、管理不可替代的独特资源。从校史中提炼出学校的文化精髓,将其融入“四史”教育工作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等。
 

  三月雨在校史馆的建设中,把校史资源和党的理论创新、改革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深度融合起来。同时,利用好校史馆第二课堂的作用,作为“四史”教学场所,让师生员工在忆校史中知“四史”。通过校史中的历史人物、先进事迹和珍贵影像资料的学习,将鲜活的校史文化与“四史”逻辑、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提升“四史”的宣传教育效果。

  把思政课开进校史馆,是在创新思政课内容和形式上做出的新探索,是实现思政课从有意义到有意思的有益尝试,是推动“学-思-践-悟-化”立德树人闭环的有效途径,更是引领学生从校史学“四史”的生动实践。

  把校史资源融入思政课程,紧密结合育人理念、学生特点和时代要求,挖掘校史资源中蕴藏的思政元素,找准校史资源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将校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教学与运用,从而不断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素材、注入新活力。

发挥文化遗产价值

  校史文化因其真实性而成为可靠的历史见证,作为见证,校史文化成为人们借鉴历史的参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每个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史文化能够成为代表其发展历史和精神文明的符号,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精髓之一。研究和保护校史文化,本身就是对科学技术发展史和教育史的再认识,其价值不言而喻。

  校史文化是基于校史所形成的精神和物质积淀,校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遗产,其具备了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能,对于学校文化育人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在被创造、被建构。随着对校史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校史文化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必然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总结,而且历史、艺术、科学的教育功能在校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中更为突出。

  校史是一部饱含文化密码和精神特质的生动画卷。校史之于学校,如国史之于国家,是师生和校友重温初心、寄托人文精神的心灵故乡。三月雨将谨遵文化育人的使命,挖掘校史资源中蕴藏的育人元素,把校史资源这一宝贵财富转化为独特的育人资源,增强时代新人培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与感染力、吸引力,让校史馆的教育功能作用发挥到极致。


作者:柳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三月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浏览量:

更多文章

05 2022-07

主席总书记关于依规治党的“十个坚持”

主席总书记关于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在第二次全国党内法规工作会议上被集中概括为“十个坚持”。
18 2022-01

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之“监督篇”:利剑高悬 标本兼治

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保证,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
09 2022-08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法治向度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既是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反腐败融入管党治党全局的战略设计,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党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主席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放松,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就是要将正风肃纪反腐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约束、促进治理成效贯通起来,用好“四种形态”, 深化标本兼治,把惩治的威慑力与制度的约束力、政策的感召力、文化的影响力叠加起来,一体推进,同向发力。
20 2022-07

挖掘传统文化廉洁因子 打造廉洁文化润心工程

三月雨作为一家专门从事廉洁文化教育的文化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廉洁因子,用心用情打造廉洁文化润心工程,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廉洁教育中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18 2022-11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的反腐败声音

  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本次峰会讨论了当前国际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各方同意要采取切实行动应对。
  国家主席主席出席并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主席主席在讲话中强调,全球贸易、数字经济、绿色转型、反腐败是促进全球发展的重要因素。他指出,反腐败国际合作十分重要,二十国集团成员要坚持对腐败零容忍,加强追逃追赃国际合作,不要成为腐败分子和资产的“避风港”。
24 2023-04

三月雨:人间四月天 正是读书好时节

青年时,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里,手不释卷、熟读经典、博览群书、学而深思。在山上放羊,把羊赶到山坡上吃草,自己就坐在旁边读书;每天晚上,都要在煤油灯下,读到深夜;到延川县城来,总是背着鼓鼓囊囊的一挎包书,随时随地都在想尽办法找书、看书。
12 2023-10

以创新 创未来——“展览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三月雨顺利举办

10月11日下午,由三月雨主办的“展览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在211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博物馆领域资深的专家学者在现场共议展览展陈的创新之道,共话新时代文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18 2022-04

加强青少年思政教育的关键要素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加强思政课教育就是加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引导,就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添筑希望,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材的重要方式。
31 2022-08

搭建新时代廉洁文化内容框架

主席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近日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需要统筹联动、注重整体效果。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主席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意见》部署要求,紧紧抓住“不想”这个根本,全方位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22 2022-08

纪念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8月16日,是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焦裕禄同志身上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