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的育人探索实践

2022-10-10 作者:柳夏 来源:三月雨

  校史馆,承载着一所学校发展历程中教学、育人、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成绩,形成了有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宝贵资源,是学校重要育人基地。

  由于具有直观化、丰富性、亲历感的特点,校史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本校的校史馆建设。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校史馆建设已然成为彰显本校办学历程的最佳表现方式,并且更能展现出学校从建校至今的历史底蕴。

  近年来,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参与了多所校史馆的设计建设,我们深刻认识到,校史馆建设过程中,除了需遵循基本的展陈方案和创新的一面外,更重要的是展现学校的历史文化脉络,将校史馆建成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学校中,能够起到文化育人的作用,增强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校史是学校的文脉传承,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相伴而生,既凝聚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又具有鲜明的特质,是学校重要的育人源泉。

  为充分发挥校史馆的育人功能,三月雨在建设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理念,提升文化育人效果。

  我们认为,校史馆的育人功能,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弘扬学校传统文化

  一所学校,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历史的过往在哪里?其实非常重要。在校史馆,可以知文脉承接,源远流长;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以与校友跨越时空,青春相通。在校史馆,可以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见师严道尊,群英荟萃;可以和前辈切磋琢磨,砥砺前行……

  校史馆的建成,促进了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和形成办学特色。
 

  校史全面生动地展示学校办学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发挥其教化育人作用的极好教材。校史中丰富的爱国爱校内容,是构建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也会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教育导向作用。

  让学生真正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真挚的爱国爱校之情,理论教育是必要的。但是,通过让学生真实感受学校发展史,让学生零距离了解学校一代代耕耘者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一步步由艰苦创业走向辉煌的历程,对学生爱国爱校情感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理论教学所达不到的。另外,很多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不少爱国爱校的模范人物,这些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与非凡业绩,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从而产生爱国爱校的内在动力,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

提供思政教育素材

  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是其进一步发展及教育教学、管理不可替代的独特资源。从校史中提炼出学校的文化精髓,将其融入“四史”教育工作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等。
 

  三月雨在校史馆的建设中,把校史资源和党的理论创新、改革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深度融合起来。同时,利用好校史馆第二课堂的作用,作为“四史”教学场所,让师生员工在忆校史中知“四史”。通过校史中的历史人物、先进事迹和珍贵影像资料的学习,将鲜活的校史文化与“四史”逻辑、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提升“四史”的宣传教育效果。

  把思政课开进校史馆,是在创新思政课内容和形式上做出的新探索,是实现思政课从有意义到有意思的有益尝试,是推动“学-思-践-悟-化”立德树人闭环的有效途径,更是引领学生从校史学“四史”的生动实践。

  把校史资源融入思政课程,紧密结合育人理念、学生特点和时代要求,挖掘校史资源中蕴藏的思政元素,找准校史资源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将校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教学与运用,从而不断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素材、注入新活力。

发挥文化遗产价值

  校史文化因其真实性而成为可靠的历史见证,作为见证,校史文化成为人们借鉴历史的参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每个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史文化能够成为代表其发展历史和精神文明的符号,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精髓之一。研究和保护校史文化,本身就是对科学技术发展史和教育史的再认识,其价值不言而喻。

  校史文化是基于校史所形成的精神和物质积淀,校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遗产,其具备了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能,对于学校文化育人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在被创造、被建构。随着对校史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校史文化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必然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总结,而且历史、艺术、科学的教育功能在校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中更为突出。

  校史是一部饱含文化密码和精神特质的生动画卷。校史之于学校,如国史之于国家,是师生和校友重温初心、寄托人文精神的心灵故乡。三月雨将谨遵文化育人的使命,挖掘校史资源中蕴藏的育人元素,把校史资源这一宝贵财富转化为独特的育人资源,增强时代新人培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与感染力、吸引力,让校史馆的教育功能作用发挥到极致。


作者:柳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三月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浏览量:

更多文章

25 2022-07

主席法治思想的四大核心要义

主席法治思想的四大核心要义:奉法强国的战略思维、崇法善治的鲜明导向、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立己达人的历史担当。
21 2022-06

国际反腐“小百科”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个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对各国加强反腐行动、促进反腐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3 2022-06

涵养党员干部优良家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把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29 2022-07

主席总书记强调的“精神力量”

2013年3月17日,主席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01 2022-07

展览的空间表达能力如何有效提升

“空间物化”能力作为展陈设计师的基本技能,是对空间塑造、展陈设计能力的概括,是展示内容的具体载体。一个有灵魂的空间必然有自己的气质和语言。那么,如何有效提升这种空间表达能力呢?首先,在设计方法上要用“上帝视角”。
27 2021-09

把反腐败成果转化成政法领域治理效能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严惩政法领域腐败的同时,坚持治建并举、标本兼治,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把反腐败成果转化成政法领域治理效能。
05 2022-08

“纪理”的概念引入及内涵研究

纪理是根据党的纪律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总结凝练而成的,是关于党的纪律及其运行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对坚持依规治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正在路上,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加强纪理研究,以理论研究的进步与发展,助力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而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更好发展。
21 2022-01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自身建设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机构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自我革命的专职专责部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加大自我约束、自我净化力度,毫不动摇正风肃纪反腐,一刻不停查处“灯下黑”,更好服务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切实保障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11 2023-01

三月雨:迅速学习贯彻主席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

1月9日上午,主席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分析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和破解之道,深刻阐述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目标任务、实践要求,对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论述精辟,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指导性、针对性,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遵循,是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指引。
27 2022-07

非公企业的党建之路

主席总书记指出:“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