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跳出历史周期律

2022-10-24 作者:一滴水 来源:三月雨
      主席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什么是“历史周期律”?为什么说党的自我革命是“第二个答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下。

      什么是“历史周期律”?

      “历史周期率”,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

      1945年7月,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国民政府参议员黄炎培等六人应邀赴延安参观访问。在此期间,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窑洞里促膝谈心,就中国的前途问题,交换意见。熟读史书、通晓古今的黄炎培认为中国历史上有一种可怕的周期率,大凡一个团体、一个政党,初起之时,无不生气勃勃,气象一新,但及至环境好转,政怠宦成者有之,人亡政息者有之,求荣取辱者有之,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黄炎培希望中国共产党能够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这就是有名的“窑洞对”。

      黄炎培先生在谈话中这样说道:“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

      从黄炎培的叙述中,我们大概了解了何为“历史周期律”。其实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古代史中得出结论。《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中国历史上的历代王朝,我们可以看出,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和东汉、蜀魏吴三国、西晋和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和南宋、元明清、中华民国,有一条清晰的历史周期律。由乱到治,再由治到乱,由分到合,再由合到分,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具体的每一个王朝,几乎每一个能赢得200-300年长治久安的朝代,也都有这样的一个顺序:开国→盛世→衰落→中兴→衰落→灭亡。早期的统治者大都励精图治、振兴发展。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类问题便接踵而来,或外戚、或宦官、或外敌、或内忧,导致王朝覆灭。朝代有长有短,但终归都会灭亡。

      那么,历史周期律该如何去打破呢?

      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

      70多年前,毛泽东在“窑洞对”中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面对黄炎培的殷切期盼,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事后写下了自己对毛泽东答话的感想:“我想: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个周期律,怕是有效的。”

      中国共产党用民主政治对抗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让人民获得了民主,人民把信任交给了共产党,最终党和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历史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人民民主是应对治乱兴衰周期率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强调人民民主的重要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主席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并且提出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随着从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世界最大政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尖锐复杂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种危险”,能不能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支配?这个问题又一次尖锐地摆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自我革命”凝练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

      主席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更是强调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新时代党的全面从严治党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必须永葆自我革命精神,敢于刀刃向内,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

      三月雨在行动

      主席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能不能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民族复兴千秋大业。

      从“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不断探索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如何答好“窑洞之问”。主席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目标已经明确,方向已经指定,接下来就是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十九年来专注于党性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军队文化建设、思政教育、红色文化、青少年教育等各类教育主题展厅建设的集团化运营单位,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廉政教育展厅建设,助推反腐败工作形成合力,保持党的健康肌体,为跳出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创造新的荣光、新的胜利、新的辉煌。


来源:一滴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三月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0 2022-05

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百年党史的智慧与力量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19 2022-04

用好传统文化资源  助力文化“两创”先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源头活水。
05 2021-10

新中国史之五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17 2022-06

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五条基本经验

必须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历史经验表明,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 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不断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党的建设管党治党的永恒课题常抓不懈,激发 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动力。
16 2022-06

展厅展墙设计如何呈现立体化效果?

将枯燥的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图文、图表,再对墙面进行立体化处理,丰富展墙层次,让展示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也更容易让大众接收到展厅传达的信息。

13 2022-09

从老一辈革命家的人格风范看如何涵养坚强党性

2021年7月1日,主席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切缅怀了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巩固、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他们的崇高人格风范也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人格风范,是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的必修课。
23 2022-02

深耕文化沃土 厚植爱国情怀

爱国,是人世间最自然、最朴素也是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这种情感因素的生成,文化认同的作用最为基础和恒久。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06 2022-04

红色文化的三重逻辑

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三重逻辑的理论意蕴,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革命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理论基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19 2022-09

行贿受贿犯罪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现代化的特殊意义在于“它的动态特征以及它对人类事务影响的普遍性。它发轫于那种社会能够而且应当转变、变革是顺应人心的信念和心态”。而在当前,我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前行的方向。进言之,犯罪现代化治理程度是国家现代化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从发生学上看,行贿和受贿是典型的对向犯,互以对方的存在为成立前提。但从治理学上看,行贿受贿犯罪的惩治却并非必然具有‘唇亡齿寒’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发生学是对事实现象的客观描述,而治理学则是对治理策略的主观选择。”这种主观选择与客观现实的偏差,可能有悖于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因此,要遏制行贿受贿犯罪的发生,不仅需要惩治受贿犯罪,同样必须惩治行贿犯罪。为此,2021年9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与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推动“受贿行贿一起查”做出重要部署,这有利于构建惩治行贿受贿的长效机制,也为惩治行贿受贿犯罪乱象提供了现代化治理利器。《意见》的出台是提升行贿受贿犯罪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及时雨”,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其深刻反映了国家机关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伟大决心。
23 2023-05

“六个如何始终”探究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六个如何始终”,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体现了我们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坚定意志和决心,为新征程上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新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重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