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教育展厅审美标准的思考

2022-11-14 作者:一滴水 来源:三月雨

  审美标准(aesthetic criterion)是指用以评价对象审美价值的尺度。人们在审美评价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某种尺度去衡量自己审美的对象。由于审美主体的生活经验、审美趣味的不同,人们对审美评价尺度的把握和评价所得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今社会向青少年传递什么样的审美观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塑造,影响着国家的未来。

  2022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第十一套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部分网友表示插画人物眼神奇怪、毫无美感,对比其他版本的教材插图存在明显审美差距,担心会影响孩子审美发展。

  经查,教材插图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不美观向上,与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存在差距。整体画风不符合大众审美习惯,部分插图人物形象比较丑陋,精神风貌不佳,没有恰当体现出我国少年儿童阳光向上的形象。二是不严肃规范,个别插图甚至存在错误。插图数量过多,部分插图制作专业水准不高,个别插图存在科学性、规范性问题。三是不细致准确,部分插图容易引人误读。部分插图绘制粗糙,一些线条绘制和元素选择不当,图片比例不协调。同时也发现网上传播的一些问题插图并非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有关部门已将其列入全面排查整改。

  一个人最开始接受的教育,很有可能会伴随这个人的一生。青少年价值观之于中国社会就如同扣第一颗纽扣之于穿衣一样重要。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在逐渐的成长,就如同是一张白纸,来由外界社会去渲染,去涂抹。可由于青少年自身没有足够的阅历与对事物的判断标准,思想不够成熟,缺少积淀,容易产生跟风随大流,价值观不够稳定的结果,社会各界都应该倾注关心和帮助。

  在青少年的审美教育上,过去一直由学校扮演主要角色,但审美是具有实践性的认知活动,日常生活才是美学的“根基和寓所”。因此,审美教育应走出校园,融入日常生活。应鼓励引导青少年在饮食起居、服饰妆容、乐舞书画、游学娱乐、礼尚往来、民俗节会等日常生活中感受美、认识美,提升对美的鉴赏力、领悟力,培育健康的审美趣味。

  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专业从事党性教育、党风廉政教育、青少年教育、思政教育、红色文化等各类教育主题展厅建设的集团化运营单位,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青少年展厅。

  例如,由三月雨集团承建家庄市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建筑面积约 6000 平方米。基地分为六大展区,分别为:“警示篇”、“明法篇”、“预防篇”、“自护篇”、“修德篇”、“明行篇”六个篇章。综合运用教育、感化、挽救等措施,培养青少年的良好品行,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基地主题为“关爱明天 守望未来”,以“护航”为立意,为每一个迷失在人生路口的未成年人校正航向,指引他们谱写美好人生。序厅以“四季”为创意主旨,寓意检察机关一年四季对青少年全方位的呵护,同时又可让人联想到人生之四季,少年如春,青年似夏,只有在青少年时期播下希望、勤奋耕耘,才能收获精彩的人生。

  基地综合运用展板、视频、浮雕、圆雕等不同的表现元素,提高布展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效果。以深刻翔实的案例剖析、图文并茂的知识讲解、生动逼真的场景设置、极富感染力的互动体验、打动人心的视频短片以多角度全方位的为青少年呈现了一场别具匠心的法治文化大餐。基地集安全、法治、品德、心理健康教育为一体,增强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针对性、直观性和便捷性。场馆内,既有以案说法的生动案例,又有场景模拟、互动体验等多种活动实践,用详实的文字材料、海量的图片和丰富的视频资源再现了百余例典型案例,给与未成年人直接的视觉冲击,又能触动未成年人内心的心灵震撼,进而引发未成年人的深层思考,最终实现警示教育的目的。基地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宏大、技术最先进、形式最灵活、内容最丰富、互动最多样的综合性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基地,既面向广大中小学生、未成年人,又面向广大老师、家长,是集实践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青少年普法新平台。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重拾民族审美自信,从大处讲关系到国人文化自信的建立,从小处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系统思维和创新方式统筹推进。下一步三月雨在包括青少年展厅在内的各类展厅的设计建设中,将注重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设计适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的展厅。

  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出版导向,确保展厅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整体风格上要力求呈现“时代感”,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相关素材,呈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坚持中国风格,体现中国特色,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少年阳光、向上、愉悦的精神面貌,整体风格上要力求呈现“中国风”,采用中国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凸显中国人的艺术追求。

  三是坚持大众主流审美取向,清新雅正,简洁大方。丰富表达形式,避免生硬说教,坚持以情动人,坚持效果导向,突出美学的时代性、创新性、整体性、系统性,在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思想、文化与启蒙等多重语境中展现其丰富多元样态。

  四是遵循青少年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贴近生活。整体风格上要力求呈现青少年的“精气神”,形象设计既追求阳光向上、充满正能量,又贴近现实生活,注重表现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帮助青少年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三月雨的作品以追求真善美为最高原则,参观、欣赏三月雨的作品,将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 


来源:一滴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三月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4 2022-07

让展览唤起观众的共情

共情,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简言之就是共同的感情,它要求主体能够走进客体的世界,能够了解并理解客体,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并作出恰当的反应。因此,共情又称为移情、同感、同理心。如今,共情已被各个领域熟悉与使用,对于革命历史类主题展览来说,它已成为展陈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28 2022-04

加强修身立德 筑牢廉洁根基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也是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根本在于自觉加强修身立德。
23 2022-05

打造廉洁阵地 弘扬清正廉洁价值观

本着“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初衷,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十九年来一直致力于反腐倡廉建设。截至目前,建设的廉洁教育类展馆已多达五百余个。

11 2022-01

红色史诗之百年荣光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这部波澜壮阔的“红色史诗”既是远航之“帆”,又是前进之“桨”,只有真正学深悟透,让党史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才能为中国巨轮保驾护航,才能在接续奋斗中赓续“百年荣光”。
22 2022-03

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18 2022-08

新官僚主义七种表现

新官僚主义七种表现
第一种,浮。像油一样浮在水上面,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害怕困难,怕接触矛盾,见到群众上访如见虎;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高高在上,制定政策,发号施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08 2023-02

知古而鉴今:走进廉洁文物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清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廉尚廉从古至今,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也刻画进文物里。近年来,各地贯彻主席总书记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讲话精神,纷纷举办文化清廉文化展,润物无声,从文物中感受廉洁文化价值和力量。
18 2022-04

如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其中第一条总结的就是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总结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基本经验,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08 2022-08

2022 年政治监督工作的重点

2022 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主席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出战略部署, 对强化政治监督提出明确要求。
12 2022-05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新形势下,我们要砥砺奋进,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