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

2023-01-09 作者:一滴水 来源:三月雨


  1976年1月8日,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逝世。百万群众泪洒十里长街,送别为国家与人民一生鞠躬尽瘁的总理。47年过去了,周总理的卓著功勋和崇高风范,仍深深铭刻在全国人民心中。

  周总理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一生,是矢志不渝追求革命真理、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50多年革命生涯,26年总理任期,他日理万机,把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政治楷模。

  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

  2018年3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和其他常委同志全体出席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主席发表重要讲话。

  主席总书记指出,“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周恩来同志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写照,永远为后世景仰”。

  主席总书记连用六个“杰出楷模”来概括周恩来的伟大人格:

  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
  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
  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
  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
  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

  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

  廉洁奉公,是《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本色和风格。在这方面,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时时事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对于周恩来两袖清风、廉洁奉公,主席总书记讲了两个故事:“换枕巾”和“十条家规”。

  “换枕巾”

  1958年,周恩来到杭州视察,随身还带着枕巾、棉褥子、床单、被子;其中,被子仍是解放战争时使用的,枕巾则缝缝补补破旧不堪。浙江省警卫处的同志趁周恩来不在,换了一条新枕巾,周总理发现后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即使以后富裕了,也不能丢了这个光荣传统。”

  他还说,“六七亿人口的中国就一个总理,再穷也不缺那几身新衣服,但问题不是缺不缺衣服,我这样做不光是一个人的事,而且是提倡节俭、不要追求享受,提倡大家保持艰苦奋斗的共产党人本色。”

  这样的作风,隔着文字,后人仍可觉山高水长。

  “十条家规” 

  周恩来一生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在他身上,处处闪耀着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灿烂光辉。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还绝对不允许自己的亲属有丝毫特殊。周家晚辈总结出的“十条家规”,读来更是发人深省:

一、不准晚辈丢下工作专程看望他,只能是公差顺路看看。
二、亲人来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
三、一律到食堂排队打饭,有工作的自己买饭票,没工作的由周恩来付伙食费。
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
五、不准请客送礼。
六、不准动用公家汽车。
七、生活要艰苦朴素。
八、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让别人代办。
九、任何场合不能说自己和周恩来是亲属关系,不能炫耀自己。

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廉洁自律的典范

  周恩来个人请客吃饭一律自费。他的客人很多,有来拜访的、谈话的、请示工作的。每当赶上饭点,他常说:“一块儿吃饭吧,今天我请客。”他请客吃饭,一般都是简朴的家常饭菜,从不大吃大喝。1952年初夏,他邀请冰心夫妇到西花厅做客,共进晚餐,吃的是四菜一汤,唯一的好菜是一盘炒鸡蛋。冰心后来回忆说:“这使我感到惊奇和高兴。惊奇的是总理的膳食竟是这样的简单,高兴的是总理并没有把我们当作外人。”

  1961年春节前夕,家乡淮安县委托人给周恩来捎来馓子、莲子、藕粉等土特产,周恩来收到后当即委托办公室回信,并寄去100元钱。信中说:“周总理和邓大姐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准送礼的情况下,你们这样做是不好的。”他还在随信寄去的《中共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和停止新建招待所的通知》上写了意见:“请江苏省委、淮阴地委和淮安县委负责同志认真阅读,坚决按照通知的精神办。”

  有一次,周恩来过去的警卫员、时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龙飞虎,给他捎来一筐橘子。因路程遥远,水果不好退回,周恩来问清值25元钱后,让寄去50元。当工作人员问为什么要寄去这么多钱时,周恩来说:“多余的钱让他处理,不这样做,就制止不了他,这样以后他就不再送了。”果然,龙飞虎以高出一倍的价钱“卖”给总理一筐橘子,以后就再也不敢给老首长送东西了。他说:“送东西就等于敲总理竹杠,谁还敢送啊?”

  周恩来的廉洁自律和俭朴作风,受到了身边工作人员的交口称赞,也深深影响了他们。有位秘书说:“总理除了工作,个人一生无所他求。特别是生活的俭朴,更是众口皆碑。”同周恩来接触较多的一些知名人士,对他廉洁俭朴的生活作风也是赞不绝口。宋庆龄说:“周总理在个人生活和作风上,和他在政治上一样,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三月雨:传承弘扬周恩来清正廉洁的作风

  主席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周恩来同志生前致力于解决的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周恩来同志生前操碎了心的广大人民群众缺吃少穿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作为专注于各类教育主题展厅建设,包括党风廉政教育、党性教育、廉洁文化、法治文化、红色文化以及青少年教育主题展厅在内的集团化运营单位,三月雨将继承周恩来遗志,深入研究周恩来清正廉洁的思想,继承周恩来廉洁奉公的作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各类展厅建设中,重点宣传阐释周恩来反腐倡廉思想和实践,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
 

 

作者:一滴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三月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8 2022-08

新官僚主义七种表现

新官僚主义七种表现
第一种,浮。像油一样浮在水上面,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害怕困难,怕接触矛盾,见到群众上访如见虎;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高高在上,制定政策,发号施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25 2022-03

法治文化传播新途径

将“尊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化育为全民的生活习惯,必须找准症结,探索出切实有效的法治文化传播途径。
15 2022-07

如何理解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方式,推进防范和治理腐败工 作常态化、长效化?

主席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就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动各项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这是主席总书记首次提出在进行反腐败斗争时要用“全周期管理”方式,为我国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提供了新的指引。

25 2022-07

学习贯彻《北京市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巩固拓展北京廉政教育地图

近日,北京市委办公厅印发《北京市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指出,要守正创新,弘扬崇廉拒腐社会风尚,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传播廉洁理念,丰富廉洁文化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巩固拓展北京廉政教育地图,创建廉洁文化品牌活动。
17 2022-05

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

青少年法治教育不仅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必然内容,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对帮助青少年树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8 2022-03

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积极探索创建党委统一领导、牵头抓总、发挥职能作用的基层治理领导体制机制,着力破除“九龙治水、条块分割、权责失衡、资源分散”的基层治理难点,努力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10 2022-03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深刻内涵,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08 2021-11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政治“三力”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百年党史是一部厚重的“教科书”,蕴含着深邃的理论“宝藏”、宝贵的理想“富矿”、充盈的动能“储库”。
08 2022-09

“法制”“法治”“全面法治”新中国法治史上的三个阶段两大飞跃

从理论布局上看,新中国经历了从“法制——法治——全面法治” 三个阶段,实现了从“法制”到“法治”、“法治”到“全面法治” 的两大飞跃。
31 2022-10

三月雨: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