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建设警示教育基地的思考
开展警示教育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警示教育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深入剖析严重违纪违法干部的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慑、教育作用。近期,多地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强化震慑营造从严氛围,推动取得更大治理效能。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在京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警示教育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论述,通报近三年来查处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
北京召开全市“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典型案例;贵州召开全省警示教育大会,以案示警、以案明纪;海南省纪委监委连续4年在全省举办警示教育巡回展,实现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教育全覆盖……
探索创新警示教育形式手段,除编印手册、忏悔录,摄制警示教育片等方式之外,也可以制作微动画、短视频、连载漫画等,提高警示教育吸引力。观看警示影片、开展廉洁课堂等形式,都有助于领导干部澄清思想认识,但与此同时,如果能有更多“零距离震撼”,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以案为例、以案促整、以案为戒,尤其是身边的案例更能让党员干部有更多的带入感,能够有切身体会,能够从中得到启示感悟人生,有效避免犯错误。
创新建设警示教育基地
近年来,建设、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作为一种新的形式,让警示教育获得更多切身感。坚硬的铁窗、声泪俱下的忏悔……身临其境的触摸,对腐败的戒惧、对法律的尊崇、对权力的敬畏,如春风化雨般潜入人心、净化灵魂。这一创新形式有利于引导党员干部摒弃“看客”心态,真正“进入”到案例中来,做到以案为鉴、反躬自省、警钟长鸣。
首先,案例是最好的清醒剂,要深挖警示教育资源,积极转化案例资源,不断丰富、完善、拓展警示教育素材。每查办一起腐败案件、每处理一个作风问题,都为警示教育提供“活教材”和案例资源。注意采集留存相关图文、视频等,丰富警示教育素材,通过还原真实案例,挖掘典型案例资源的教育要素,有助于点醒“梦中人”,产生“当头棒喝”的震慑效果。
其次,探索创新方法路径和形式载体,发挥警示教育强震慑、固防线的作用。要深化忏悔录运用,深入刻画违纪违法者走上腐败“不归路”的轨迹,揭露其失守底线、坠入腐败深渊的“脱轨”根源,力求精准“画像”。还要善于运用本地廉洁文化资源,发挥地域特色和历史传承,将历史文化积淀中的廉洁基因、红色基因等融入警示教育工作。
第三,因人施教、因地制宜,分层分类设计警示教育方案。要避免方式方法上的“套路化”,防止走过场、搞“大呼隆”,下功夫认真解决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显著等问题。针对不同人群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紧盯“关键少数”,找准找实“一把手”在决策用权、个人交往、家风建设等方面突出问题;针对系统行业、重点领域特点,结合党员干部工作职责、岗位性质等情况,量身定制同级同类警示教育方案,让教育内容更加契合教育对象身份。要切实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使警示教育真正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促使党员干部自省自警,既触动灵魂,也校准行动,把违纪违法者的血泪教训转化为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