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洗砚启新思——三月雨顺利举办“智慧有道”第44期读书分享会
窗外,一场夏雨刚刚收起了它的琴弦。空气里还弥漫着泥土与青草蒸腾起的清新,混合着被雨水濯洗后的宁静气息。古人云“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诚然如此。8月4日,我们齐聚清风书院,围绕 “从心出发,相向而行” 的主题,聆听五位读书分享人分别从管理温度、执行力度、服务态度、战略高度、思维深度 五个维度展开分享,共同探索个人与组织成长的智慧之道。
四十四期的“智慧有道”,始终秉持“读书贵在融会贯通”的理念。这里的读者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更是积极的思想者、知识的建构者和应用的实践者。当我们努力将书中的智慧“拆解”、“重组”、“连接”到我们已有的认知版图上,并最终让它“流动”起来,用于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创造价值时,读书才真正发挥了其最大的效用,我们也才能真正实现“开卷有益”。
活动结束后,每位书友将带着书中的启发回归工作与生活,将智慧化为脚下的行动——因为真正的“道”,不在书中,而在我们躬身实践时踏出的每一个脚印。
精彩分享
书中最具启发性的洞见,是将共情解构为认知、情绪与关怀的三位一体。这与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理论高度契合 —— 这位 "情商之父" 在研究中发现,职场成功因素中情商的重要性是智商的两倍,而共情正是情商体系的核心支柱。认知共情让管理者理解员工行为背后的逻辑,如华为 "利益共同体" 模型中,管理者通过分析员工立场将合作协议签署周期缩短 18 天;情绪共情帮助捕捉非语言信号,正如加州大学实验所证明的,沟通中 55% 的信息通过肢体传递;而关怀共情则体现为真正的行动支持,阿里 "政委体系" 设立的吐槽渠道使员工留存率高出同行 19 个百分点,正是这一维度的生动实践。
——《共情管理》
海登用工程师般的精准和心理学家的洞察,为读者提供了一份"执行力操作系统升级手册"。无论是渴望突破自我的职场人士,还是致力于打造高绩效团队的管理者,都能从中获得改变现状的杠杆解。最后,以书中的核心观点作结:"执行力不是一种美德,而是一套可以解码、训练和复制的神经程序。当你掌握了重写大脑代码的方法,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工具。"
——《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
华为在产品研发领域始终秉持“客户需求是路标”的理念,坚决摒弃以技术为导向的闭门造车之举。书中指出,研发团队开展工作前必须先明确两个关键问题:“我们的客户是谁?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团队精力高度聚焦于客户痛点、困难与潜在挑战。华为深知,客户需要的并非孤立的技术或产品,而是能切实解决问题的商业方案,且该方案要兼顾低成本、高增值与快速落地。基于此认知,华为构建了“客户需求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以5G技术研发为例,既大力投入基础科学研究,又深度洞察运营商在网络容量、能耗控制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最终达成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使5G技术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有力引擎。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
集团管控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顶层设计,其本质是一个动态的、创造价值最大化的管理系统。与传统的"管"和"控"不同,真正的集团管控强调系统性思维,能够从任何一个管理维度切入,围绕企业价值创造这个核心不断调整优化,最终形成一个具有高度适应性和集成性的管理体系。
——《集团管控》
弱者放大期待,强者屏蔽失望。为什么有的人可以长期坚持做一件事,而有的人总是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因为坚持的本质,是“屏蔽失望”。从逻辑上来说,只要你做的这件事,有可能令你感到“失望”,你就必然会放弃。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坚持做成一件事?书中说,是永远不会失望的人。坦然接受一切不确定性带来的世界线扰动,对事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从不心存任何侥幸,从不预期有什么事情不会发生,从不笃定有什么灾难不会降临,直接从逻辑上消灭了失望的一切触发条件的人。丢单了不失望、跑步没效果不失望、用心写的东西没人看也不失望,即使明天就要被押上断头台,也不失望。
——《强者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