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政治“三力”

2021-11-08 作者:人民论坛网 来源:人民论坛网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百年党史是一部厚重的“教科书”,蕴含着深邃的理论“宝藏”、宝贵的理想“富矿”、充盈的动能“储库”。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其中的理论意义、指导意义、实践意义,从中汲取无比敏锐的政治判断力、无比过硬的政治领悟力、无比坚定的政治执行力,为更好地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从深邃的理论“宝藏”中汲取无比敏锐的政治判断力。伟大实践催生伟大理论。回顾党的百年波澜壮阔史,就是一部从黑暗中摸索黎明、从挫折中不断奋起、从斗争中赢得胜利、从奋斗中摆脱贫穷、从改革中走向富强的恢宏历史,毎一次发展历程、毎一个发展阶段,都是实践检验真理、实干获得成就、探索创造理论的过程。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千难万险,用无数生命、鲜血、泪水换来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敢为人先、奋力拼搏、勇往直前,靠艰辛创业、艰苦奋斗、艰难苦干解决温饱、走向富裕,在不断探索中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推向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眼全局,统筹谋划,科学决策,防风险,战巨浪,化危机,解难题,办实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创新实践中创立了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一系列伟大发展成就、宏大理论成果雄辩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关键是马克思主义行,这是我们党经过无数次斗争、无数次考验、无数次磨难而得出的颠扑不破、不容置疑的唯一真理。伟大时代依靠伟大理论。新的征程上,党员干部要从百年党史蕴含的深邃理论“宝藏”中汲取无比敏锐的政治判断力,旗帜鲜明讲政治,大是大非不摇摆,立场坚定斗志强,无论前行之路多么艰险、多么曲折、多么变幻,永不变质,永不变色,永不变味,始终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从宝贵的理想“富矿”中汲取无比过硬的政治领悟力。政治领悟力既决定党员干部看问题、察形势、想事情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又影响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视野胸襟和前途命运。提高政治领悟力,要统筹历史与未来,注重从历史中汲取丰富“养分”、坚定理想信念、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肩负使命。首先,要深刻领悟过往百年党史蕴含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惨烈斗争,献出了宝贵生命,为的是打得下江山;国家建设时期,无数中华儿女意气风发、激情澎湃地战天斗地、挑战极限,为的是守护好江山;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亿万中国人民乘着改革的东风奋力搏击、创新求变,为的是建设好江山。过去一百年的壮阔历程一再证明,无论身处哪个阶段、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党始终初心不改、使命弥坚,这既是我们党取得今天辉煌成就的关键所在,还是我们党“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强大依靠,更是我们党未来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的力量源泉。其次,要深刻领悟新的百年征程我们党所肩负的“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历史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过去百年党史中汲取“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担当”,铸牢理想信念之“魂”,夯实干事创业之“基”;要牢记“国之大者”,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要始终保持革命加拼命的那么一股精神、拼命干革命的那么一股劲头,咬定目标不放松,风雨无阻勇攀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崇高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奋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
 
  从充盈的动能“储库”中汲取无比坚定的政治执行力。政治执行力,是对党员干部政治忠诚度、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的直接检验。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眼中有大局、胸中有责任、心中有人民,以坚定的政治执行力,诠释职责使命,弘扬奋斗精神,造福人民群众。要永远对党绝对忠诚,在党为党忧党,以身许党报党;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决服从的决策,使讲政治的要求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真正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汲取前进不竭动力,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方志敏、赵尚志、杨靖宇、赵一曼等一个个先烈,国家建设时期的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一个个榜样,新时代的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一个个英模中汲取精神“营养液”、增添奋进“原动力”,锚定“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要始终全心为民服务,牢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奋斗目标,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集中起来,最广泛地把亿万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目的,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继续努力,用我们一点一滴的奋斗、倾心倾力的付出,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员干部为民的“情怀”、务实的“作风”、干事的“温度”。

 

文章来源: 人民论坛网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5 2022-03

如何有效地进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我国青少年法律素质,保障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对于广大少年儿童,主要是帮助他们学法、守法,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广大青年主要是培养和教育他们树立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
25 2022-02

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12 2022-05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新形势下,我们要砥砺奋进,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13 2022-09

三月雨:尊师重道感师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主席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发展和教师工作。2018年9月10日,他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08 2022-09

好家风要“有模有样”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犹如无处不在的空气,弥漫在家庭的每个角落;犹如绵绵细雨,滋润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家风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从个人和家庭层面说,家风影响着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生活,浸润着家庭成员的精神和心灵,对家庭中每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生活方式等都有深刻影响;从社会和国家层面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是国风的基础。因此,主席总书记特别关心家庭、家教和家风,多次在讲话中谈及家风,如:“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其中有5处提到家风,可见家风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29 2022-06

兼论作为信息技术发展新方向的“绿色人工智能”在展厅中的应用

绿色人工智能是一种不会过度增加计算成本,同时又具有较高效率和计算准确性的新型人工智能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与优缺点,然后又介绍了多种绿色人工智能技术在展厅中的应用,突出了人工智能技术为展厅注入了绿色、智能、环保的新元素,另外本文剖析了绿色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在展厅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策略。
04 2022-05

法治中国的四个核心要素

法治中国战略的推进,意味着无论是在物理空间意义上的“中国”,还是在主权存在意义上的“中国”,都必须全面、完整、永续地实现法治的统制。具体来说,法治中国的核心要素由四个部分构成。

25 2022-07

判断好展览的十个标准

判断好展览的十个标准:展览要有高度、广度、亮度、力度、深度、厚度、谐度、弧度、温度、拓展度等。
07 2022-05

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正向引领作用

以廉洁文化基地创建作为一体推进“三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树立清正廉洁的社会导向,通过创建廉洁文化品牌、彰显新时代主旋律,要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廉洁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
07 2021-12

党建“红”引领教育“优”

主席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时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在中小学校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