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的五对范畴

2021-10-28 作者:《人民论坛》杂志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
  党史学习要建构一种意义重大的反思性力量,也即:在自觉的精神反思与整合中,建构一种能够把来自于自身的传统质素和来自于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按照自身的价值目标加以整合,从而形成面向民族、面向未来、面向大众、面向一切优秀人类文明成果并且能够内化为人民内在的精神力量。这是一种尼采意义上“将过去、陌生的东西与身边的、现在的东西融为一体的力量,那种治愈创伤、弥补损失、修补破碎模型的力量”。百年党史,只有在承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逻辑转换和民族复兴的内在逻辑之后,才能真正地释放能够“保存和丰富自身”,并且“作为现在的力量而活着,它融化和转化于现在中”的这种内在历史灵性。
 
  学习党史,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重要范畴作为党史学习的重要线索。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分析方法体现在五个方面:历史“一”与“多”的辩证法、历史普遍性与历史特殊性、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历史合目的性与历史合规律性、历史连续性与历史非连续性等。
 
  历史的“一”与“多”。历史过程是一与多的统一。不以预设的普遍性、一般性掩盖真实的多样性、异质性;也不以现实的丰富性来遮蔽内在的趋向性、规律性。从而在百年党史中发现鲜活历史任务、历史故事、历史事件背后的人民性、宗旨性和民族复兴的一以贯之性。古往今来,就社会的基本组成而言,都是多元特殊性的异质多样化存在:经济利益的多元与纠缠、文化的复杂与多样、个体意志的纷繁复杂;但就社会整体而言,个体在表现为人性中所固有的私向化追求的同时,也存在作为社会进步趋势、民族历史目标、共产党所凝聚起来的共有理念或共有价值,从而向合乎历史进步的那个“一”而努力,“个别的人,甚至于整个的民族,很少想得到:当每一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心意并且往往是彼此互相冲突地在追求着自己的目标时,他们却不知不觉地是朝着他们自己所不认识的自然目标作为一个引导而在前进着,是为了推进它而在努力着”。从本质上说,“隐秘计划的实施过程”就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互相冲突并且不断展示为历史具有“平行四边形原理”的过程。就是在这样一个每个个体都基于个体判断和个体意志而生活、工作,但在群体上却践行着恩格斯意义上的历史合力过程。因而,在学习百年党史过程中,既要注意异质、多元、杂多,也要透过这些现象看到背后的规律、趋势和共同的意志。
 
  历史普遍性与历史特殊性。历史普遍性和历史特殊性是学习党史、理解党史的重要精神“脚手架”。历史普遍性是多样性的历史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合乎历史规律、合乎民心所向、合乎人民利益的哲学抽象,是蕴含于历史现象背后的价值公约数、共同意志的抽象。历史特殊性是指具有异质性、丰富性、多样性特征的历史现象,往往具有私向化,表现为个人追求,充斥个人意志,甚至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倾向。这对范畴能够帮助我们从历史实践的角度历史地、现实地、具体地分析和理解历史。这有助于打破历史虚无主义主张、打破个人主义神话,揭示“现实中并不存在那种分隔个体和社会的鸿沟”的历史演进内核。近年来,思想领域蔓延着把西方的历史进路作为所有国家必经的普遍性路径,把异于西方发展进路的道路都视为“异端”的倾向。无疑,这种普遍性就扼杀了文明发展的丰富性、多样性,抹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这种“万能钥匙”型的历史进程判断对于我们理解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构成了严重的妨碍。因此,在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既要注意“不同的历史环境”,也要注意民族发展目标趋向的“完全不同的结果”。
 
  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正如前面两对范畴所揭示,百年党史中,总是有各种“杂多”、各种“特殊性”、各种“意志”,于是,有观点或声音就认为,中华民族的成功、中国共产党的胜利,甚至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思想都具有了偶然性意味。而历史必然性,本质上是对某一历史时段进行精神反思、凝练逻辑链条、寻找历史规律的产物,体现为一个民族或政党对其历史经历的反思、对民族发展趋势的把握、对未来发展期许的思想意识保证以及对事件的基本价值判断。在百年党史学习过程中,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的把握,有助于深化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有助于具有内省特质的中华民族在历史时间与历史空间的双重坐标中对百年党史的辩证认知和理性把握,彰显了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殊相中开辟确定性发展路径的能力;二是有助于具有创新特质的中华民族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结合,并敢于对百年党史中的历史逻辑、历史经验、历史智慧进行整理和凝练,表达了对民族复兴之路的战略机遇的理性把握、对发展轨迹的理性预设;三是有助于避免“碎片化”学习历史、“趣味性”认知历史和偶然性把握历史的倾向,在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中深刻把握历史脉络和历史逻辑。
 
  历史合目的性与历史合规律性。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按照特定规律进行的,同时还有特定的目的性。如果说规律性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客观性的体现,那么目的性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主观性的反射。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在书写其百年历史中,就是把民族独立、民族自强、民族复兴的使命与目的性和马克思所揭示的历史规律天然地耦合起来,也即“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对于把民族前途命运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人民福祉作为基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而言,通过宗旨、目标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主体客体化”塑造过程,已经告别了历史书写的随意性、主观性和特殊利益性;而是成为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历史发展逻辑的政党。因此,百年党史,就是百年的历史合目的性与历史合规律性的呈现史。而开启的第二个百年党史,也必将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以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为指导的遵循现代化国家建设路径,不断趋向并成功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
 
  历史连续性与历史非连续性。历史意味着民族共同体的生命之火代代相延、文化基因代代相袭、历史使命代代相继,是在民族发展的内在否定意识中所确立起来的对意义、价值和归宿的一种价值标准和评判方法。这一方法是在历史的线性不可逆、连续不可变的演变轨迹。而历史的非连续性是指历史的中断、改变、甚至质变,往往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事件改变了历史进程,而造成的前后截然不同的社会属性或意义的编码,比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如果只看到历史的连续性,看不到历史的质变,就无法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何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也无法认识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四大历史性成就;如果只看到历史的非连续性,就看不到“两个三十年”之间的有机联系,就会以“两个三十年”互相否定、对立,甚至制造“否定论”“断裂论”来虚无改革开放史等。所以在党史学习过程中,既要看到历史连续性,也要看到历史非连续性,要在两种范畴中辩证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轨迹。

 

 

文章来源 |《人民论坛》杂志10月上

浏览量:

更多文章

21 2022-04

三月雨组织开展“中国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漫谈”专题讲座

4月18日,三月雨邀请李耀申老师带来一场题为“中国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漫谈”的专题讲座。
25 2024-09

喜讯!三月雨荣获中国廉政研究2024 年学术年会“论文工作优秀组织奖”

近日,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廉政与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廉政学会)主办的“中国廉政研究2024年学术年会”召开,年会期间,三月雨在“纵深推进新时代反腐败的理论与实践”主题征文活动中表现突出,荣获“论文工作优秀组织奖”。
02 2021-09

三月雨亮相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今日开幕,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应邀参展。
25 2024-03

三月雨数字展厅作品|湖南省长沙县廉政教育基地建成开馆

3月21日,由三月雨协助湖南省长沙县纪委监委建设的长沙县首个数字化廉政教育基地在长沙县委党校正式开馆。
13 2022-12

讲好宪法故事 纪念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施行40周年

2022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将于12月4日启动。三月雨将积极响应号召,以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40周年为契机,在各类展厅建设中,与时俱进,创新形式、手段,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段、鲜活生动的语言和事例,提高针对性、实效性。
10 2024-10

三月雨举行“第十届博博会前沿趋势洞察与分享”主题培训

10月9日下午,三月雨在211会议室开展了“第十届博博会前沿趋势洞察与分享”主题培训,特邀集团艺术副总监、工程管理部部长以及技术部部长围绕本次参会的收获展开了主题分享。
21 2025-02

创新无界 相融共生|三月雨举办“无界 共生”优秀展陈案例分享沙龙

2月20日中午,一场主题为“无界 共生”的优秀展陈案例分享沙龙在三月雨211会议室顺利举办,来自各部门的策划、设计师们相聚一堂,共同探讨艺术、技术与文化相融共生的经典案例。
15 2023-08

三月雨首届“特色展项创意大赛”顺利举办

  8月14日下午,三月雨首届“特色展项创意大赛”顺利举办,来自九个设计部门的39项作品参与了评选。
21 2021-12

三月雨集团总裁李迎玉出席第十一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

2021年12月18日,第十一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副会长、三月雨集团总裁李迎玉出席,并参加了研讨活动。
29 2023-01

三月雨2022党建系列活动及工作亮点集锦

过去的一年,三月雨党支部在丰台区委及北宫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导下,以献礼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为抓手,大力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推动集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