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史之五

2021-10-05 作者:中国新闻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大会批准了江泽民同志代表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次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极大地振奋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进一步展示了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形象,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是十六大的主题。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的报告,全面把握十六大精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首先要抓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中心环节。要全面深入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牢牢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充分认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要通过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要深刻理解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深刻理解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发展、稳定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团结全党、振奋民心,鼓舞斗志、开创未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深刻理解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是党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结晶,是全党的宝贵财富,必须认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必须最广泛地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深刻理解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深刻理解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刻理解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深刻理解必须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多极化,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同各国人民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深刻理解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刻理解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十六大报告的精髓。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要紧紧把握这个精髓,使全党同志深刻懂得,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认真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使全党同志深刻懂得,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要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量:

更多文章

20 2022-06

建好廉洁教育基地 筑牢“三不腐”的思想堤坝

6月17日,主席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要加深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识,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08 2022-09

走进家风馆 让好家风浸润心灵

家风是盛满亲情的陈年佳酿,是延续传统的精神薪火,它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家风建设的新期盼新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主席总书记还多次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07 2022-06

让新风正气在新征程上更加充盈

新征程呼唤新风气新气象。伟大实践孕育时代新风,时代新风促进伟大事业。
01 2022-08

把握新时代作风建设着力点

主席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拉开全面从严治党序幕,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树新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刮骨疗毒、去腐生肌,推动党风、政风、社风向上向善,开创了新时代作风建设新局面。
05 2022-08

“纪理”的概念引入及内涵研究

纪理是根据党的纪律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总结凝练而成的,是关于党的纪律及其运行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对坚持依规治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正在路上,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加强纪理研究,以理论研究的进步与发展,助力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而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更好发展。
26 2022-09

用红色档案讲好党的百年故事

2021年3月,主席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08 2022-07

情理结合 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要义

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内在需求和巨大精神能量,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正因如此,理想信念教育历来得到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建设,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运用“精神上的‘钙’”“压舱石”等经典之喻,把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到了“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和“对党忠诚”的关键所在的高度。
21 2022-04

“六个一”推进清廉机关建设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六个一”为抓手,推动清廉机关建设往深里、往实里走。

07 2021-10

新中国史之七

新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即将开启。
10 2022-08

如何让教育基地更好发挥教育作用

作为一个有着近9500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管理并教育好党员干部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各类主题教育基地,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阵地,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如何让教育基地更好发挥教育效果,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