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之“作风篇”:正风肃纪 激浊扬清

2022-01-17 作者:高蕾 来源:新华网

  纠治“四风”不止步,作风建设不停歇。

  2021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突出问题、紧盯关键节点,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起,从领导干部抓起,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让清正廉洁的风气不断充盈。

  力度不减、尺度不松,重拳出击纠治“四风”

  “贵州省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王富玉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长期违规打高尔夫球,生活奢靡,贪图享乐等问题”“甘肃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党组副书记、副省长宋亮违规收受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安排问题”……

  2021年12月27日,在元旦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再次释放紧盯关键时间节点、严抓作风问题的鲜明信号。

  作风建设,常抓不懈。

  一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字当头,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注重发现和纠治“套会”代“减会”、“红头”变“白头”、“纸质”化“指尖”、督检考不够统筹规范等问题,通报曝光陕西省人社厅推广“秦云就业”小程序过程中层层摊派加重基层负担等典型案例。浙江省纪委监委着力防治“穿新鞋走老路”违规上马“两高”项目、不顾实际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针对虚拟货币挖矿高耗能高排放问题,开展利用公共资源参与挖矿、交易行为整治工作,查处48人,每月节约电量近18万度。广东省纪委监委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纠治麻痹松懈、责任空转、措施流于形式等现象,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深入市县抽查检查口岸、渔港、隔离酒店等重要点位,发现问题277个,督促举一反三、立行立改。

  据统计,2021年1月至11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四风”问题9.1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3.1万人;2021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共通报曝光4批34起典型问题,释放出作风建设一刻不停歇、继续向纵深推动的强烈信号。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不断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

  “看到曾经的同事站在被告席上,也给我敲响了一记警钟。”在旁听了一起违法案件庭审后,四川省青神县青竹街道一位村干部说。组织案发领域党员干部零距离旁听庭审,是青神县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分类开展警示教育,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2020年至2021年底,青神县共开展警示教育237场次,廉政谈心谈话3383人次,排查廉政风险点451个,修订完善制度503项,共有18人主动说清问题。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不断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建立案例指导机制,印发一批纠治“四风”指导性案例,以案明规释纪;完善月月公布查处结果机制,推广地方部门经验做法;创新重要节点通报曝光机制,强化警示震慑。吉林省纪委监委推动省委组织部会同相关部门专门出台规定,深挖“四风”问题背后的制度短板、监管漏洞,推动完善机制、优化治理。福建省纪委监委坚持纠树并举,推广“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等优良作风,培育具有行业特性、区位特征、时代特点的新风“名片”。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自觉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的重点领域,对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和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强化问责,不断压实作风建设主体责任,有力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知责负责守责尽责。

  涤荡痼疾、扫除积弊。

  一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坚持以制度管人、以文化人,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让清正之风劲吹华夏大地。

  尽心为民、敢于亮剑,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我以为一二百块的事儿你们不会管,没想到这么快就把钱给要回来了。”日前,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在接到铧尖乡沟口子村村民反映的该村村支委占用村民养老保险款、农村合作医疗款的问题后,及时调查处理,追缴违纪资金。

  群众期盼处就是正风肃纪反腐发力点。

  一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准发力,深入原深度贫困地区调研督导,加强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治松劲懈怠、措施不实以及公共基础设施“中看不中用”“管建不管修”等现象。

  2021年1月至11月,全国共查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腐败和作风问题1.6万余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万余人。——围绕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大力整治利用停车位等公共资源谋取私利、行政服务窗口勾结“黑中介”侵害群众利益等不正之风。

  2021年1月至11月,全国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1万余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6万余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万余人。——结合常态化扫黑除恶“打伞破网”,配合做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严肃查处湖北省孝感市委原书记潘启胜等涉黑涉恶腐败案件。

  2021年1月至11月,全国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8000余个,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100余人,移送司法机关800余人。 

  一个个案件、一项项整治、一次次监督,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容不得喘口气歇歇脚。唯有笃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决心,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才能打赢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攻心战,以清风正气护航干事创业。

 

 

来源:新华网

 

浏览量:

更多文章

08 2022-09

理想信念教育包含哪些内容

现代汉语词典对“理想”一词的解释是,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想象和希望,也比喻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理想,顾名思义,是一种理性的想象,它是以现实为根据,在未来的某一天有可能变为现实的图景,也就是奋斗目标。因此,理想是一种精神现象,它在实践中形成、有实现的可能,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则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因此,信念就是实践检验后人们自觉坚持的稳定的生活准则,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始终坚守的一种精神力量。
03 2021-12

主席谈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指出:“要源源不断把各方面先进分子特别是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教育引导青年党员永远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主席总书记关于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部分重要论述。
20 2021-10

红色文化为百年辉煌铸魂

在百年大党华诞之时,用光辉历史涵养初心使命,用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谱系,用信仰之光谱写时代华章,恰逢其时。
10 2022-03

党建展馆如何在视觉效果上呈现时代面貌

如何将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贯穿在空间设计和形态中,既满足教育的功能,也满足心灵和视觉的审美需要,这是新时期党建展馆的设计者和建设者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30 2022-05

逐梦新时代,用红色文化涵养艰苦奋斗精神

主席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崇尚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在逐梦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不断从中汲取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9 2022-04

以文化熏陶增强法治力量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19 2022-01

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  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总结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06 2022-04

如何有效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

近年来,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家风建设助推党风廉政建设,各地积极探索建立廉政馆、家风馆等教育阵地。在河北廊坊,在陕西安康,在河南巩义,在江西抚州,在浙江遂昌……,有着一批由三月雨公司协助建设的家风家训展馆,它们作为助推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有效载体之一,已经成为当地弘扬优秀家风文化、打造精神家园的地标性景点。
29 2022-06

用法治文化培育法律信仰

如果说,“法治中国”构筑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的基础;那么“法治文化”则是这一基础上必然绽放的文化花朵和最终结成的文明果实。
16 2022-02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到“两个维护”,让干净和担当、勤政和廉政成为每一个机关单位、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基本操守。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