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认识和把握“学史力行”

2021-09-19 作者:黄一兵 来源:人民日报
  主席总书记指出:“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实干创造辉煌,奋斗成就伟业。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主席总书记关于学史力行的重要论述,准确认识和把握学史力行的重要意义、实践要求,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努力做到行之有力、行之有效、行之有成,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锤炼党性上力行

  主席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党性修养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在持续不断的党性教育中形成、保持和增强。学习党的历史,就要进一步感悟党性的纯粹和崇高,进一步强化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锤炼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在精神上站住站稳,在党性上才能淬火成钢。努力从伟大事业的推进中感悟党的精神之源,在对辉煌党史的学习中砥砺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纯粹的政治品格、更加昂扬的斗争精神、更加饱满的奋斗激情,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严格修身律己,彰显共产党人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这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要深刻认识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不断涵养道德操守,坚守精神追求,恪守政治规矩,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努力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在为民服务上力行

  学习党的历史,就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主席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永远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永远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始终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党的群众路线从本质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们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在推动发展上力行

  学习党的历史,就要知重负重、砥砺前行,充分认识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推动发展结合起来,坚持求真务实、担当作为,创造性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业绩。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同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100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心存忧患、肩扛重担,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坚持底线思维,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勇于担当、善于作为,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不断交出合格答卷。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7 2021-12

廉洁自律,要在“慎”上狠下功夫

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廉洁自律是必备的政治品格,也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而要将这个防线筑牢筑固,就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一思一想、一言一行,在“慎”上狠下功夫。
08 2022-09

“法制”“法治”“全面法治”新中国法治史上的三个阶段两大飞跃

从理论布局上看,新中国经历了从“法制——法治——全面法治” 三个阶段,实现了从“法制”到“法治”、“法治”到“全面法治” 的两大飞跃。
18 2022-08

党内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

“截至 2022 年 6 月,全党现行有效党内法规共 3718 部。其中,党中央制定的中央党内法规 221 部,中央纪委以及党中央有关部门制定的部委党内法规 170 部。”这是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日前披露的数据。
23 2022-05

培育新时代家庭观,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联。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深入贯彻落实主席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必须全面把握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
07 2022-05

永远吹冲锋号,牢记反腐败永远在路上

三月雨公司在红色教育展厅建设上倾注了很大心血,力求通过红色展厅建设来让反腐败思想深入人心,来让更多人了解和懂得纪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12 2022-12

打造法治教育基地品牌 为法治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为法治社会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三月雨愿与您一路同行,为法治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14 2022-04

创新形式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接续奋斗。所以,在广大青少年中间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青少年斗志、明确青少年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凝聚磅礴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青春智慧、砥砺奋斗品格,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后继有人具有深远意义。

31 2022-08

贯彻落实《“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建设先进文化企业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30 2022-03

强化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精神命脉,以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国已顺势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爱国主义以新的内涵,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标准,高校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也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和坚实的㡳气。

08 2022-09

让法治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明确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这既是中央文件首次采用“法治教育”的表述,也是首次强调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一定意义上说,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成效关系依法治国的走向、深度和持久性。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