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党史中铸牢青年理想信念

2022-03-04 作者:吴昌  来源:人民论坛网
青年理想信念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主席总书记勉励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因此,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引导青年铸牢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磅礴力量。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问题决定人生奋斗方向和奋斗价值。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从个体到政党,从民族到国家,有了信仰,便会产生江河般的力量,做人做事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奋斗向前、自我革新目标和动力,也就有了众人拾干柴、众志筑长城、众力成伟业的生生不息顽强发展的能量。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高尚、健全的信仰,它既能促进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也能充分保证每个生命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人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历史和实践强有力的证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青年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青年人经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日益多元的新形势,马克思主义是广大青年正确认识和扎根立足纷繁现实社会的思想武器、行动指南。广大青年只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才能真正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奏响青春之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为此,广大青年要自觉用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伟大实践。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取得一切发展成就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须臾不可动摇的根基和原则。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这一百年又何尝不是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同广大青年紧密联系。100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青年始终是一支重要生力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表明,青年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跟着党走,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才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一百年告诉我们,党的领导是青年发展与进步的根本保证,追寻初心使命是青年发展与进步的主旋律,扎根人民是青年发展与进步的力量之源,奋斗担当是青年发展与进步的鲜明底色。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主题和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与人民相结合的道路、坚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由此,理想信念才能点亮青春之光,照亮人生奋斗前行路。
 

  坚持主动担当作为。理想信念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信念是实践的、具体的,通过实践才能得以实现。青年理想信念的选择、树立和坚定离不开实践,也只有实践的理想信念才能称之为理想信念,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和美好现实。进一步说,积极投身于实践,主动担当作为,才能更好地认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懂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关键性问题。青年人既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担当有为,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面向生活、面向实践,要经得起实践的磨砺和检验。担当有为、干事业,从来都不是口号,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持久不息的奋斗。青年要正视自我、挑战自我、提升自我,不断锤炼本领,砥砺精神品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当责任奋发有为。这是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也是党和人民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新时代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苦练本领,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来源:人民论坛网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9 2022-05

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彰显。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继承伟大民族精神,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智慧结晶。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彰显。
04 2022-07

“时代之问”的内涵是什么

所谓“时代之问”,指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尤其是重大时代课题。
09 2022-05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主席总书记强调,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法治文化的培育和法治精神的养成。只有不断深化对法治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持续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14 2022-11

关于青少年教育展厅审美标准的思考

审美标准(aesthetic criterion)是指用以评价对象审美价值的尺度。人们在审美评价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某种尺度去衡量自己审美的对象。由于审美主体的生活经验、审美趣味的不同,人们对审美评价尺度的把握和评价所得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
01 2022-08

依规治党的三条宝贵历史经验

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创建时仅有 50 多人的政党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坚持依规治党是重要因素之一。坚持依规治党,就必然要求遵守党的章程和各种法规制度,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诚如 1949 年 6 月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宝贵经验时指出的那样:“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又诚如 1964 年 10 月周恩来对此进一步阐释的那样:“毛泽东同志特别把有纪律放在最前面,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是决定党能否坚持革命、战胜敌人、争取胜利的首要条件。” 总结百年来依规治党的历史经验,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8 2022-03

家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内含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内容,理应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其得以践行的重要载体。
08 2022-09

“法制”“法治”“全面法治”新中国法治史上的三个阶段两大飞跃

从理论布局上看,新中国经历了从“法制——法治——全面法治” 三个阶段,实现了从“法制”到“法治”、“法治”到“全面法治” 的两大飞跃。
07 2022-03

把党史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实践全过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党和国家面临“两个大局”的现实背景下,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党史教育,增强党史的育人实践功能,是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做到“两个巩固”的重要途径。
06 2022-06

新时代党的建设开创性成就有哪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解决党内问题的治本之策,在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等方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23 2022-08

节俭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节俭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利益,克己节俭,千方百计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植根于人民,以身作则,率先节俭,与人民同甘共苦,共同发展。节俭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