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2022-03-08 作者:廖小明 来源:人民论坛网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小抓起,需要拓宽渠道和途径,丰富载体,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自觉践行。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内含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内容,理应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其得以践行的重要载体。
 
家风建设


  家风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作为传统道德教育最基本的方式,家庭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修身,而这样的目标要求并不是简单的灌输,更通过包括家风在内的道德文化形式实现对人的熏陶感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发挥这么强大的作用,除了本身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还在于中华文化实现了民族性与大众化的统一,尤其体现在价值观层面实现了家、国、天下的统一,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延续下来的家庭教育,其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最基本的修身要求,也有社会道德规范的承续,还有主流价值观的传承,积极因素与消极影响同在,需要批判继承。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而更新为传承新文化,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宣扬和传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事实上,中国大多数家庭实际上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也就是勤俭、节约、好学、上进……这些构成了家风的基本内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时代变化,但核心价值不改。社会在变,家风也是在与时俱进,更加开放、自由、健康、向上。在已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现代社会,弘扬好的传统家风家教可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
 

  家风作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重要载体的优势
 

  以家风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如下优势:首先,它能够克服价值观教育“见理论不见人”的弊端,真正将现实生活中的人作为了根本,以他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培育为出发点,容易使之在熏陶感染中接受教育,引起共鸣。其次,以家风作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价值观教育形象生动,富有感染性和启发性。虽然目前我们看到有个别家庭存在家风不正的问题,但是,绝大部分家庭都很好地承续了优良的家庭美德,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家庭风尚,尤其一些平实而又富有感染力的家训,成为子女成长发展、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互助的重要精神食粮,这样的家风中渗透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自然很有感染力、亲和力和启发性。最后,以家风为载体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克服价值观理解和教育上的“断层”问题,实现其延续性和持久性。一方面,近年来,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中,还不时看到有人在理解核心价值观内容上的偏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分割开来,这不利于宣传教育的深入;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现实家庭教育中,祖辈、父辈和子女之间往往在一些价值观念上存在不小的差异,这有客观必然性,但是,这种状况的存在也带来互相的不理解甚至激烈冲突,特别对青少年一代而言,家庭责任感淡漠、啃老等现象的存在,不能不说与家风熏陶教育感染力的弱化有一定关系。因此,通过突出家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其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渠道,能增强不同辈际之间的理解,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重要基础。
 

  以家风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从小抓起,要拓宽途径,而且明确提出要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这些年,我们看到这样的事实: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先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等等。在漫漫历史进程中,家风成为了传承道德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渠道,实际也是主流道德价值观大众化最有效、最简洁的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是社会价值的认同整体,需要通过最有效的途径传递并发挥作用。当前,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要在“深入”和“浅出”两个词上下功夫,而深入并不仅在于有理论的说教,还在于要深入群众,深入人心,最根本的在于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浅出也不仅仅在于开展活动,还在于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接受教育最直接和便利的渠道。通过挖掘家风的优良和积极因素,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其中,使人们在家庭的温馨中、在父母长辈的耳提面命中接受熏陶感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忽视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研究的宝库。我们既要研究和挖掘家风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要研究如何加强家风建设的问题;我们既要发挥家风的积极作用,也要抑制不良家风的消极影响;我们既要成为家风的感染者和受益人,也要成为良好家风的营造者和建设者。

 

来源:人民论坛网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4 2022-07

让展览唤起观众的共情

共情,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简言之就是共同的感情,它要求主体能够走进客体的世界,能够了解并理解客体,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并作出恰当的反应。因此,共情又称为移情、同感、同理心。如今,共情已被各个领域熟悉与使用,对于革命历史类主题展览来说,它已成为展陈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13 2022-10

红色档案展览的实践与思考

日前,三月雨中标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老一辈革命家的家教家风”主题档案文献展,目前布展工作正在紧张筹备中。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迎接服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今年档案工作的主题主线。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举办“老一辈革命家的家教家风”主题档案文献展,为二十大的胜利召开献礼。
10 2022-08

以文化阵地助力文化强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各地廉政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传统文化展厅的相继落成,一大批以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的宣传阵地犹如洒落在祖国大地的一颗颗珍珠,持续散发着文化的光芒。
18 2022-01

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之“监督篇”:利剑高悬 标本兼治

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保证,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
18 2021-10

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贵在自觉

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自觉,源自内心深处的真相信、真认同。
31 2022-03

从严从实抓好廉洁从政建设

年轻干部能否廉洁自律,不仅仅关乎其个人的前途命运,也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从严从实抓好管好,确保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始终是一泓清泉。

18 2021-11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主席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提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第一个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08 2021-12

主席谈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总书记多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主席总书记关于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部分重要论述。
02 2023-08

三月雨作品│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入选重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近日,重庆市教委等5部门发布通知,公布了2023年重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名单。由三月雨协助打造的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暨潼南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基地成功入选。
25 2022-01

关于伟大建党精神须关注的六个问题

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入研究,需要聚焦以下几个重大问题,使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彰显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强大的思想伟力。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