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萌芽

2022-03-21 作者:赵婀娜 来源:人民日报
青少年法治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法治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事关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塑造、健康人格养成,事关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和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

  主席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也明确了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阶段目标。前不久,教育部制定发布《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对“十四五”时期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围绕顶层设计,各地创新推动法治宣传教育高质量发展,广大青少年法律素质显著提高。
 

  继续大力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加快完成青少年法治教育从传授法律知识到培育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的转变,需要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效果评价机制。全国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八五规划”提出“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实践过程中,要避免死记硬背式教学、以应试为导向的考察,应结合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将反映法治思维、法治观念的行为、态度和实践作为评价的重要方面,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系好青少年第一颗“法治扣子”,需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语言暴力、行为暴力和心理暴力是否都属于校园欺凌的范畴”“如何有效甄别网络诈骗”……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一改往日贴标语、办讲座、背条文的传统方法,以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真实的法治情景中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改变重灌输轻引导、重知识轻实践的传统方式,才能帮助广大青少年在思考和实践中,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意识、涵养成法治精神。
 

  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家长要身体力行,以日常生活为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少年明辨是非善恶,在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学校是开展法治教育的主阵地,要将普法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化和常态化;完善协同育人,注重加强与检察、司法、公安、税务等单位沟通合作,进一步统筹整合社会法治资源,着力打造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以法,润物无声。以生动、科学的方式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让法治意识在每一个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才能更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0 2023-02

刀刃向内 坚决防治“灯下黑”

主席总书记强调:“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忠诚于党、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善于斗争,在攻坚战持久战中始终冲锋在最前面。”对纪检监察队伍寄予殷切期望、提出明确要求,为新征程上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指明前进方向。
06 2022-06

建设新时代党性教育基地 助力年轻干部成长

三月雨将秉持初心,努力建设好每一个党性教育基地,致力于让党性教育基地成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修身养性的“练功房”、激发斗志的“加油站”,为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3 2022-09

三月雨:尊师重道感师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主席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发展和教师工作。2018年9月10日,他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23 2023-05

“六个如何始终”探究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六个如何始终”,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体现了我们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坚定意志和决心,为新征程上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新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重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9 2022-09

院企合作 建设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学科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纪检监察学进入新版学科专业目录,成为法学门类下一级学科。
18 2021-11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主席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提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第一个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07 2022-09

以学术研究的态度筹备展览

与百年校史展览相比,校史专题性展览具有时效性强、展示方式灵活等特点。它们可以在杰出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活动之际及时展出;因规模不大,展架便于搬挪,可以走出校史馆,到各院系、教学楼、图书馆等多个场所巡展,使受众范围大大扩展。专题展览既是对主展局部内容的放大,也是对主展内容的拓展,对在主展不能充分展示、或因主题关系无法列入的内容,均可以专题展览的形式展出。校史专题展与全面、厚重的百年史展形成互补关系,在展示清华悠久历史、杰出办学成就,和弘扬优秀精神文化传统方面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清华校史馆十分重视专题展览的作用,除百年史展外, 每年都会不定期地推出一些专题展览。
23 2021-11

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党的团结统一,是我们党的生命所在,是我们党能够成为百年大党、创造千秋伟业的关键所在。
28 2022-02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新媒体依靠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沟通交流,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交流信息的主要路径之一。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党建工作水平,对培养合格人才、永葆党在高校内的生机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15 2022-09

“官德”的新时代内涵

主席总书记指出:“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早在2004年,主席总书记在《用权讲官德 交往有原则》一文中强调,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国”之基。指出:“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和品德作风方面的素养”。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上,主席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突出强调了官“德”的地位、作用。对于官德的作用,主席总书记指出:官德影响民德,“官风”决定民风,并提出官德建设必须法德并举,为新时代官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