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设计之思辨
纵观设计的发展跟演变,我们不难发现,设计和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展示设计作为科技和时代的结晶。展示设计涉及到一个庞大的领域,它涵盖美学、材料学、人机工程学、视觉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管理学等众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工程,同时也注定了它的跨学科性。展示设计特别需要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将融合文化的象征性艺术语言和特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以强化设计张力,赋予其鲜明的个性加之传统文化的神韵与意境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最简练的展示设计语言,使得文化内容在展示设计中不断被重新诠释和定位。
艺术兴奋感来自如何控制设计要素:空间、光照、进程、动态感、均衡、比例、韵律和色彩等,同样还来自于城市结构、空间位置或自然条件等。创意的来源从某种意义上可基于文化中抽象的哲学性理念思考,而哲学理念则通过展示设计表达场所的本质特征,根本宗旨和潜在特点。这种立意赋予场所特有的精神,使展示设计具有超出美学和功能之外的特殊意义。展示设计如果是根植于一个强有力的文化理念,则将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使人们在经历体验这样一个展示空间后,能收到展示空间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引起参观者的共鸣。
以廉政文化教育馆的展示设计进行思辨,此类展示馆本身承担着廉政思想宣传、教育、展示与文化传播等众多方面职能。因此,在展示设计之前非常有必要思考,每个城市最引人注目的是存在差异,虽然廉政教育馆的规模,功能和位置是不同的,但与人们的审美心理与人的情绪相一致,呼应地域文化差异,但也是展示设计师的焦点。
每个城市的文化象征意义的积累,它可以作为一个城市文化的象征符号,成为一个纽带,将符号转化为印象城市的图像、廉政文化的映像。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创造城市的地域个性对地域特色中自然要素的挖掘,符合当地的人文环境,挖掘特色生命体适当发挥设计,在理想的环境里实现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人与人,身体与身心的和谐统一,这是一个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高级追求形式。就如同抽象的哲学性理念来源于文脉的诸多方面,如受哲学思想的东方园林,诗画熔铸的意境空间。设计者则要对城市资源怀心存一种敬畏和谨慎,更应该注重高效能与人文性之间的平衡关系,让城市焕发出充满人文关怀的浪漫主义光芒。
展示设计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在当今知识建构教学方法的应用的诸多方面可以启发观众思辨性思考:我们都知道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从外部到内部的传递或者翻译知识,但却是一个学习者组建自己的认知的过程。这和思辨设计的理念不谋而合,综合到一起,在进行展览设计时,可从中利用的方式就有了以下三种:
一、沉浸式设计
为了迎合观众日益提高的观赏水平和文化品位,满足其追求新奇、娱乐的心理,采用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及多感官体验等方式,强调从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等方面调动观众的情绪,这种新型的沉浸式体验方式被业界所推崇。一个沉浸式的虚拟展览馆,可以使观众“看到、触摸到、闻到、尝到、听到一个重建的世界。”
二、双向思考式沟通设计
展览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双向的思维创造活动,找到适合每一个观众的展览设计方案很难,而问题的解决关键就在于沟通。展览与观众的沟通,不是由左而右的单向尖头,而是左右两端向中间汇集的模式,需要由左端的展览设计沟通团队和右端扮演主动积极角色的观众,所共同创造出来的一种动态而不确定的过程。
三、设计以刺激人的反省
张誉滕在《博物馆大势观察》一书中曾提出,博物馆展览提供给观众的经验包括:“直观(官)”、“情感”和“认知”三种。对于前两种展览设计者一直比较注重,它们利用各种形式的展示方式,让观众直观感受,并利用视觉、触觉、听觉,设置嗅觉来刺激和加深观众的情感体验。但从促进观众认知方面来看,展览策划者的关注度就相对欠缺。考特勒在他的《博物馆的战略与市场营销(2008)》一书中就曾经说道:“观众到博物馆不仅仅是为了参观展示或观看藏品,他们将之视为一个沉思静想的空间。
有限的空间,无限的思考。对于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展览策划者来说,应避免过于直白,缺乏想象力,直接灌输式的展览设计方案,不论在主题创意、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方面都应该为观众设计出思考的空间,让观众有可能根据个体的差异,对展示对象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构造出不同的展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