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基地成为一个心灵给养的地方

2022-04-07 作者:一片云 来源:三月雨
  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广义上说,凡是增加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上说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而各类教育基地其本质就是通过提前策划好的公共学习空间,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观学习,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最终实现影响和改造一个人内心和行为的目的。

 

  所以,以廉政教育主题展厅为例,我们往往将其目标定义为培养党员干部“不想腐”,既然是“不想腐”,已经远远超越了知识层面的范畴,而是上升成为了认知层面的范畴。

 

  作为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员,在入职的十几年中,看到了数百个廉政教育主题展厅,笔者认为在廉政展厅建设的领域,容易出现一些理念上偏差或问题。

 

  问题一:没有明确的建设目标

 

  建设廉政教育展厅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是成果展示?是警示党员干部不敢腐?还是本单位具体工作汇报?因为目标太多元,就造成了目的不纯粹,因为没有统一的目标,我们能够想象到,其最终期望到达的“不想腐”的目标并不理想。

 

  问题二:不太了解学习的规律

 

  学习是有目的的行动者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学习者和环境的给养之间的交互。学习是在个体对于环境给养进行感知并进行调整时产生的。正是因为参观基地本身这个过程,是书本、授课等无法替代的交互过程,所以教育基地建设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教育意义。若我们没有清晰认识到这一点,还是把书本、报纸等材料直接照搬过来,那就降低了教育主题基地所能发挥的功效。

 

  问题三:强调形式,忽视内容

 

  人们往往首先追求教育主题展厅要有艺术性、要大气、美观,而教育主题展厅如果以设计效果为引领,那么必然展示的内容要为其让道,造成我们所看到的,很多空有艺术效果,没有内容的空洞展厅。当然,笔者并不认为不应该具有审美和艺术性,而是一定有主次,有清晰的目标,任何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任何内容都是为最终实现的目标服务的。所以绝对不是内容越多越好,要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实现什么效果,应该如何实现,通过什么手段,用什么形式展示出来,怎样更具艺术性,应该是这样一套逻辑,以目的倒推过程,才能建设出真正能够影响人和改变人的教育展厅。

 

  综合上述,笔者认为,教育主题展厅应该成为一个心灵给养的地方,参观展厅的观众应该在参观过程中得到一次很好的心流体验,引发思考,并逐步改造和提升自己对事物的认知。

 

  那么如何让教育主题展厅成为一个心灵给养的地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唤起情绪

 

  心理学的研究己经证明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学习、记忆和创造力。认为当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境下体验到给定的情绪时,那种情绪就会同事件一起存储在他的记忆中,就像背景一样。当人们在处理和提取信息时,对于那些和当前情绪一致的内容会表现出选择性的敏感化。那些与当前情绪相一致的材料更容易被发现、注意和深入加工,联系也更为细致。

 

  所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评价一个教育展厅的好坏,要看其参观展厅给参观者情绪上的影响。或是感动的,或是积极向上的,或是震慑的,基于最终实现情绪线的影响,不论从展厅的话语体系,到表现手段以及讲解员现场讲解都应与这个目标保持一致性。让参观者的情绪产生巨大波动,或是落泪,或是温暖。只有触发其内心深入,才能让其记忆深刻,并潜移默化得到改变。

 

  二、强化体验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若要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要从被动式、灌输式的学习,逐步转变为参与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所以需要在展厅中提供更多体验的可能性,同时改变权威的语气,要打破教科书式的内容罗列,走进参观者的内心,重视讲解员讲解,让现场讲解作为一种给养。

 

  要积极引导鼓励参观者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并适时提出问题,引发观众的思考,让参观者自行建立一个疑问到寻找答案,再到自行找到答案的过程,进而强化或塑造自身对一个问题的认知。其次要注重互动体验项目的设置,这些展项的设置要基于一定的目标,有明确达到的目的,通过参观者积极参与体验,实现教育效果。同时要重视打造沉浸式的空间,从生态观点看,当有关环境的信息构成对个人的有效刺激时,必然会引起个人的探索、判断、选择性注意,人只有通过探索和有效地分配注意才能有所发现。而沉浸式空间与传统课堂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对参观者产生了较大的刺激,可以促进其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增强交流

 

  一种促进知识建构发生的方法就是设法让观众和展示的内容产生交流。如果能引起观众针对展示进行讨论,则能促进知识在一个群体中分享、交流。交流看似是自然而然地发生,但实际也受到给养的影响。当展厅采取新颖的布置时,当展品的解说牌上呈现问题时,就有可能引发参观者的议论。同时交流并不局限于现场交流,可以有在线交流,参观感悟分享等多种形式,但最终目的归于引发大家对一个问题的深度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何让教育基地成为一个心灵给养的地方,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作为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这个专业化建设教育主题展厅公司中的一员,我深感荣幸,也希望尽我绵薄之力,为教育展厅的进步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浏览量:

更多文章

01 2022-01

把节点变成作风建设“加油站”

节点就是考点,越是节假日等重要节点,越要对“四风”问题保持高度警惕。
03 2022-03

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及内在逻辑

全面从严治党传承和弘扬了党的建设宝贵历史经验。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深化了管党治党的政治内涵。
14 2023-03

敲响“逃逸式”辞职离职的警钟

近年来,在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典型案例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辞职、离职后的违纪违法问题引人关注。今年少数官员违纪案件也涉及逃逸式辞职、离职。
03 2022-03

用“三个跟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要坚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准、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24 2023-04

三月雨:人间四月天 正是读书好时节

青年时,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里,手不释卷、熟读经典、博览群书、学而深思。在山上放羊,把羊赶到山坡上吃草,自己就坐在旁边读书;每天晚上,都要在煤油灯下,读到深夜;到延川县城来,总是背着鼓鼓囊囊的一挎包书,随时随地都在想尽办法找书、看书。
20 2022-09

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强军梦想

2022年8月16日下午,主席总书记来到英雄城市——辽宁锦州,走进辽沈战役纪念馆,回顾东北解放战争历史和辽沈战役胜利进程,追忆广大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感人事迹和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的英雄事迹。
14 2022-06

廉洁是一种道德修养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断锤炼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这既是对广大共青团干部提出的殷切期待,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的具体要求。

13 2022-09

三月雨:尊师重道感师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主席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发展和教师工作。2018年9月10日,他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08 2022-09

理想信念教育包含哪些内容

现代汉语词典对“理想”一词的解释是,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想象和希望,也比喻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理想,顾名思义,是一种理性的想象,它是以现实为根据,在未来的某一天有可能变为现实的图景,也就是奋斗目标。因此,理想是一种精神现象,它在实践中形成、有实现的可能,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则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因此,信念就是实践检验后人们自觉坚持的稳定的生活准则,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始终坚守的一种精神力量。
09 2021-10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主席这些话真提气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