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88-1588
400-620-0369
首页
企业概况
企业优势
企业案例
企业新闻
专家团队
科技创新
创新服务
联系我们
首页 > 行业动态 > 对红色主题陈列展览筹建管理的反思——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为例

对红色主题陈列展览筹建管理的反思——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为例

2022-06-27

作者:刘中刚

来源:中国博物馆

  新时代下博物馆陈列展览筹建管理工作采用标准的建筑装饰工程管理体制机制,实行更严格的审批审查管理机制,博物馆人成为无限责任方和有限权力方,立足于以上新常态,结合工作实践,分析在红色主题展览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旨在加快专业人才队伍、评标专家库的形成,促进博物馆陈列展览建设各项规章制度早日完善。

 

 

  2011年底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军博”)展览大楼加固扩建工程展开,同步实施基本陈列体系论证和建设,并于2019年6月1日建成。8年间,军博还承办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展”“长征胜利80周年展”“改革开放40周年展”“国庆70周年展”等国防和军队部分的筹建。因适逢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背景,且新时代陈列展览(以下简称“陈展”)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在改革、调整和完善,经验教训很多,感触颇深。结合这八年间,军内外有关红色主题陈展的评审情况,拟就这一系列的陈展筹建管理工作做出总结和反思。  

 

  红色主题陈展在内容上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必须紧紧围绕党、国家和军队的宣传口径展开;在组织方式上,体现出强烈的行政化,于军博而言还有明确的军事化。因此,所反思的一些经验教训未必适用于其它类型的陈展。

 

   新时代陈列展览筹建管理的新常态 

 

  (一)不得不采用建筑装饰工程管理体制机制  

 

  截至目前,博物馆陈展筹建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尽管存在许多不协调、不适用之处,但别无良方的前提下,不得不采用建筑装饰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截至目前,博物馆陈展筹建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尽管存在许多不协调、不适用之处,但别无良方的前提下,不得不采用建筑装饰工程管理体制机制。2015年,军博承办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展是最后一个自我设计、自我施工筹建的展览。自2016年承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始,军博基本陈列和主题展览筹建管理开始引入建筑装饰工程管理体制机制。在管理体制上,引入造价咨询公司、招标代理公司、监理公司、陈展设计公司、陈展施工公司、第三方消防和电气检公司、第三方审计公司、咨询律师事务所等,同时还有上级主管机关、审计署等部门,形成陈展筹建由若干主体单位共同参与的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形成基本流程和设计洽商变更流程两个核心机制。其中,基本流程:立项审批、造价咨询、招标设计、版式设计与报审、再招标施工、蓝图设计与报审、陈展施工、现场审查、第三方消防电气检、竣工验收、开馆或开幕、结算审计、上级项目审计+关键环节律师团队支撑。设计洽商变更流程:甲方或乙方提出变更需求、监理确认、造价咨询、研究并申报立项、甲方确认、设计公司改图出图、施工方落地+关键环节律师团队支撑。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管理体制机制均把博物馆人作为一个整体,没有考虑博物馆内各部门间是否协调、是否能达到工作效率最大化;没有考虑博物馆馆领导层面的决策是否民主、高效;也没有考虑博物馆上级主管单位及其领导是否予以大力支持,等等。      

 

  (二)实行更严格的审批审查管理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包括军博在内的各地各级红色主题陈展开始实行全过程审批审查。审批审查事项包括但并不限于:1.列展大纲、内容小样、版式小样、现场效果;2.中央领导人拟用照片和备用照片;3.序厅、景观、场景、艺术作品或装置的小稿、大稿和现场效果;4.讲解词内容、讲解员讲解推演、专场和开幕式讲解推演;5.视频脚本和内容;6.开幕式方案、安全警卫方案、新闻通稿等等;7.立项和预算、招标与结果、过程和最终审计结果与整改方案;8.其他重大事项。审批审查流程包括但不限于:馆领导(党委)审批审查、机关处局领导审查、军委各大单位征求意见、地方有关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社科院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机关部领导审查审批、军委有关领导审查审批、中宣部有关领导审查审批、中央领导办公室照片审查等。关于审批审查环节,各单位因隶属不同会有一定区别,整体流程基本一致。其中,中央领导人照片需要专项审批,并按照规定表格填写有关信息,按“一展五备”模式全面呈报审批。

 

  (三)博物馆人成为无限责任方和有限权力方  

 

  新时代,任何秉权人都不能擅权专断。“权力”被扎进制度的笼子里,但“责任”在审计、巡视中被鲜明竖起。引入建筑装饰工程管理模式后,博物馆人在筹建管理中“责任”无限,任何细节在主观上或客观上照顾不周、考虑不到,都会成为后期审计和巡视的焦点。但全过程审批审查制度,使博物馆人在筹建管理中又“权力”有限,各关键环节都须履行严格的审批审查程序。无论作为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要求博物馆人时时记录、处处留痕,以备随时“复盘”。无限的责任和有限的权力,促使博物馆界和博物馆人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地总结与反思中,自我提升、自我否定式发展。    

  

  新时代陈展筹建管理存在的矛盾 

 

  (一)决策过程正确与结果正确的矛盾  

 

  决策需要程序和审批,过程与结果往往非一人或一个单位所能左右。各方向各领域深化改革期间,存在过程正确未必结果正确的矛盾现象:如立项环节,往往内容、形式、主要艺术创作尚未确定审定,即以概算方式确定项目总金额,成为后期不可突破的“红线”,造成经费变动大或不得不降低质量压缩成本。又如招标环节,法规不允许设置对投标企业的歧视门槛,一旦甲方需求单位和招标组织单位间衔接不力,就会造成挂靠企业、中小企业甚至非行业公司涌入;评标专家库没有相关专业人员,但不允许甲方需求专业人员参与评标;招标公告的网站影响力不够、传播力不足,但却不允许甲方需求单位转载传播,造成投标企业不足,等等。同样,也存在过程不正确但结果正确的矛盾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开幕前审查修改突击,任务重、时间紧,不可能完成规定的设计洽商变更审批流程,事后的“亡羊补牢”就成为审计、巡视的焦点。这些矛盾的存在,充分说明现行立项论证、流程设计、造价设计等的不科学、不严谨。    

 

  (二)推进节奏与完成时限的矛盾    

 

  国内陈展往往立项获批之际即确定了一个完成时限。据此,倒排时间表,按流程图展开,成为与其他行业无异的进度管控模式。如果再考虑到重大主题展览纪念活动的时间节点、出席开幕式领导的时间档期,甚至博物馆主管单位或直接的博物馆人的“献礼”理念,这一完成时限便成为既层层加码又不可推倒的后墙。可实践中,除中宣部、国家发改委主办的大型主题展览,其他陈展很难有如期的推进节奏,或因版式方案报审延期,或因现场审查修改延期,或因大型艺术作品创造审查修改延期,或因领导人更换审美观改变带来的升级提升,等等。相比较,陈展设计蓝图的权威性和法规性远远低于建筑装饰设计蓝图,主观地或客观地、主动地或被动地大量修改调整设计蓝图成为陈展界的病痛常态,这成为推进节奏与完成时限矛盾的症结。    

 

  (三)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标准与艺术性非标性的矛盾    

 

  目前,陈展行业造价标准规范还是空白。相对建筑装饰行业,陈展的艺术性带来了大量非标造价项目。如雕塑、油画、国画等艺术品的造价,成为难点和焦点,建筑装饰工程标准要求按材料、平米数和既往合同价参考造价,但作者却坚持一个以艺术为基准的心理价格。再如,建筑装饰工程标准要求对景观场景等均按材料、设备费的累计方式造价,企业却坚持要叠加艺术创意和造型设计创意等非标因素。凡事与“艺术”二字关联起来,价值就变得因项目实施者而异、因创作者而异、因鉴赏者而异,其非标准性造价成为陈展造价的难题。军博曾拟以材料、设备费为基础,充分将艺术非标部分引入相差领域艺术家评估的定价核价模式,但最终未能实施,主要是审计、巡视和乙方就请什么样的艺术家参与评估、参评艺术家有没有相差资质和能力,等等,未能达一致。现阶段正在筹备的某重大展览的解决方式是,将艺术品从施工布展中剥离,独立立项实施,采取事先定价、报批后再组织实施的方法。当然,其前提是能够以相当高的权威调动得了全国艺术家群体,因此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四)建筑装饰工程管理规范与博物馆行业特征的矛盾    

 

  总体上,陈展筹建在具体细节管理上适用建筑装饰工程管理模式,但在大的关键环节却因自身的鲜明行业特征而出现矛盾。最突出的,就是建筑装饰工程坚持设计与施工分离,但陈展筹建管理如设计、施工分离,会因对接不到位、审查修改量大等带来大量设计洽商变更。陈展作为美学范畴的视觉艺术,筹建过程中存在着不断自我否定、螺旋式升华的实际需求,而红色主题陈展又必须经过若干轮审查,或起于内因或来自外因,无论这种“否定—升华—审查”是来自于设计施工单位,还是博物馆人,再或是审查者……经历了博物馆人与招标主管单位间的若干轮博弈,经历了若干轮设计与施工分开招标的沉痛教训,在当今国情下,红色主题陈展筹建管理必须坚持陈展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招标模式。    

 

  新时代陈列展览筹建管理的建议 

 

  (一)博物馆陈展筹建管理人向综合型管理人才转变    

 

  只懂得内容设计、形式设计,掌握视觉艺术和大众审美需求,已远远不能胜任博物馆陈展筹建管理工作。博物馆陈展筹建负责人需要向综合型管理人才转变,在夯实内容、形式、美学等核心基础的前提下,必须要懂得工程管理、财务管理,懂得非预期环节判断和过程精细化控制,懂得与各路诸侯和神仙的斗争哲学。当下正值火热的“策展人”,在新时代之下或要从仅仅关注内容设计、展示技术的专业型学者向综合管理型转变,或者仅仅甘为陈展筹建人的分项工作负责者。   

 

  (二)博物馆需要专业人才团队和企业的支撑   

   

  以懂得博物馆建设特别是博物馆陈展筹建管理为前提,博物馆需要双向人才团队的培养。对内需要培养各方向、各领域的懂行人(当然专家更好),对外需要在市场上培养起专业的人才支撑团队和企业力量,比如说专业的工程管理人才团队和企业,专业的工程监理人才团队和企业,专业的财务运行管理人才团队和企业,专业的法律团队和事务所,等等。内部和外部培育达到一定量级时,文物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就应当推出和健全相应的资质管理制度。   

 

  (三)抓紧出台更加适用于博物馆陈列展览筹建管理的基本标准与规范  

 

  如前述,中国文博界到目前为止还欠缺两个标准规范,一是陈展筹建管理标准规范,二是工程造价标准规范。前者缺失,造成被动引用建筑装饰工程管理模式的标准规范;后者缺失,造成造价的不透明和非标,导致变更与分歧,留下审计与巡视的“坑”。无论是于国家言,还是于文博人来讲,再或者展陈公司来讲,顺应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行业发展的科学有序,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应抓紧出台这两个标准规范,使博物馆人安心做陈展、使展陈公司专注做陈展。    

 

  (四)建设更加具有代表性、 专业性、 广泛性的专家数据库和评标专家库  

 

  当下,如何组织好招标、能否招标到一家有实力、有朝气、讲质量的设计施工企业成为陈展筹建成功与否的关键。实践证明,目前陈展筹建虽已形成起越来越细致的招标规范和流程,但依然缺少文博界特别是陈展筹建方面的权威专家参与评标的准入机制,造成外行评标的现象。据了解,虽然国家财政部评标专家库、军队采购系统评标专家库和北京市评标专家库中有少许的文博从业人员,但多年没有更新调整和补充,造成“杀熟”甚至“操纵”现象。建议文物主管部门出面协调,并主导相关招标专家的推荐遴选工作,抓紧成立专家数据库和评标专家库,形成完善的准入、淘汰、评估等管理机制,对接好有关需求部门,成为博物馆全面建设有关标评的权威。

 

 

 

 

来源:中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