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教育主题展厅发挥教育意义

2022-05-13 作者:一片云 来源:三月雨
  对于教育主题展厅而言,如何让教育展厅发挥更大的成效,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前人的研究告诉我们,参观并不等同于学习,如果我们希望更多地发挥教育展厅在整个教育生态中的作用,就需要更为具体地研究其中学习发生的规律。

 

 

  我们知道,各类教育基地通过场景设置,多媒体应用,配合图片、文字说明构建出一个结构化的学习内容,学习的方式是参观者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不同,在参观基地过程中自由选择的。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将这类机构称之为“设计的环境”。它是指有意识地、为一定教育目的而创设的物理空间。这类机构包括了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青少年活动中心,当然也各类教育主题展厅等场所。

 

  台湾学者吴国淳认为应该从全释学的角度来看待各类展馆中的学习。全释学是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全释具有两重含义:一是使隐藏的东西显示出来,二是使不清楚的东西变得清楚。全释的目的在于透过原始对象、通过直接的体验与说明性的媒体,来呈现事物的意义和关联,而不仅止于传达事实的信息。在展馆中学习是馆员与观众作为两个主体,透过展示内容,相互沟通产生全释经验而实现的。

 

  而当下,各类教育主题展厅的出现,开创了在日常学习、学校及家庭中难以提供的情境,在结构化的环境中提供非结构化的学习方式是现有学习方式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种突破。

 

  那么如何让教育主题展厅更好发挥教育的作用呢?作为从事各类教育主题展厅19年的行业专业化文化企业——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员,如何理解学习中发生的规律,进而推动各类教育主题发挥更好的教育意义,特做如下梳理总结。

 

  各类教育主题展厅是策划人及整个创作团队基于对展示内容的诠释和理解创造出来的学习内容。而参观的党员干部或其他受众群体面对这些展示出来的内容会产生某些学习意义的全释与理解。获得理解必须经由途释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必须运用先前的知识与经验,经过完整而详细的探讨和对话而揭露出展示内容的意义。意义是在不断的互动中、对话中产生的。这种互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循环,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全释理解”的过程和循环。因此,吴国淳认为在对展馆的参观体验中,意义的全释与理解应成为核心工作,也是展馆学习的内在本质。全释不是复制而是转化。学习的历程不是意义的复制而是意义的产生。在展厅内的学习发生在参观者阐释自己的见、闻、思、做的过程中。它将己知和未知、知识和体验联系在一起,目的是产生意义。

 

  吴国淳虽然是从全释学的角度来解释博物馆学习,但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不谋而合。以皮亚杰为代表的个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观众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感官,与展品相互作用,将新知识与己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纳入自身知识体系中,使图式不断协调、建构,逐步形成认知结构。皮亚杰用平衡作为解释学习的机制。他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在建构中形成的,而平衡是促进认知结构变化的机制。平衡包括了同化和顺应两种过程。

 

  前者将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里,后者是指原有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同时,在教育展馆中的学习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学习者与环境交互,获得直接的经验。获得的经验与现有的认知框架整合从而产生意义。新获得的意义又成为下一轮学习者与环境交互的基础。

 

  社会建构主义尽管也把学习看作是个体自身建构的过程,但它更多关注社会中介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维果斯基指出,人所特有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个人的认知结构是在社会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发展正是将外部的、存在于主体间的东西转变为或内化为内在的、为个人所特有的东西的过程。

 

  学习透过社会中介和支架,再被学习者内化。学习是具体境脉性、中介性、工具性和互动性。教育展厅中的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意义建构是对体验进行解释并赋予其个人意义,它被认为是非正式学习,而正式这种非正式学习形式的出现,对教育形成了有效的补充。

 

  所以说,我们在策划及设计主题展厅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所策划及设计内容的内在逻辑,要分析受众群体在现实社会中已经学习和认知到的具体内容,并对现实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补充,重点在于加强对某个问题的具体思考,提升其对某个问题的具体认知,进而起到潜移默化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目的。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推理出,教育主题展厅设计尤其应重视人性化设计,因为其展厅本身就是非机构化的学习方式,应加强互动性,重视引发参观观众自身的思考。同时要深刻挖掘展厅内容,让那些被人们忽视或者背后深刻意义的内容通过浅显的,更为直观的方式表达并显示出来,对于那些容易让人模糊或者理解不到位的,变得更为清晰。要努力打造“设计的环境”,加强沉浸式体验,让观众通过展厅这个媒介,找到触发点,引发深入的思考,进而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作为一家专业做教育类展厅的文化企业,作为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员工,定将更加努力,不断探索,向着科学与真知迈进。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2 2022-08

南阳:挖掘玉文化中的廉洁元素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历史上,南阳是古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扣马谏王”地,军事家诸葛亮的躬耕之地,著名的秦楚“丹阳之战”和三国故事“三顾茅庐”就发生在这里。南阳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史上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及“智圣”诸葛亮,等等。
29 2021-11

对由风及腐保持高度警觉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日前公开通报了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其中5起为中管干部由风变腐、风腐一体、最终受到党纪国法惩处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并将案例公开通报,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意志,释放无论职务高低,谁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铁规矩就要坚决处理谁的强烈信号,警示广大党员干部时刻警觉由风及腐的现实风险和严重危害。
09 2022-05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主席总书记强调,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法治文化的培育和法治精神的养成。只有不断深化对法治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持续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18 2022-04

加强青少年思政教育的关键要素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加强思政课教育就是加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引导,就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添筑希望,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材的重要方式。
25 2022-01

关于伟大建党精神须关注的六个问题

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入研究,需要聚焦以下几个重大问题,使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彰显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强大的思想伟力。
29 2022-06

用法治文化培育法律信仰

如果说,“法治中国”构筑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的基础;那么“法治文化”则是这一基础上必然绽放的文化花朵和最终结成的文明果实。
15 2022-07

多点发力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从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擘画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需要在战略谋划、工作落实、组织推动等方面提高站位、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
10 2021-12

在党史长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沧桑巨变。回顾党史,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建国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党史这一丰富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无穷智慧和巨大力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我们在党史中“淘金”“寻宝”,立足当下,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14 2022-02

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之源。只有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要义,才能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让伟大建党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14 2022-07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了廉政档案的主要内容。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