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结合 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要义

2022-07-08 作者:柳夏 来源:三月雨
  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内在需求和巨大精神能量,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正因如此,理想信念教育历来得到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建设,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运用“精神上的‘钙’”“压舱石”等经典之喻,把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到了“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和“对党忠诚”的关键所在的高度。

 

  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高校,从社区到企业,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全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呢?

 

  我们知道,理想信念教育的巨大作用,在于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以及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和道德观,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进而认清自己所担当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行动上自觉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往往使得理想信念教育被误认为就是读经典、学理论,主要偏向于理论学习,体现出浓厚的理论教育色彩。

 

  当前,借助文字、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段进行深度融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展览展示传播形态拓宽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为理想信念教育摆脱宏大叙事式的教育方式、着眼于从生活世界寻找教育方式提供了可能。

 

  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以培育人们的正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目标,积极参与各地的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建设,用理想信念塑造挺拔的灵魂。

 

  三月雨认为,理想信念并不空虚飘渺,如何激发新时代理想信念知行合一的内生动力,令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真信真用、自觉践行,成为坚定新时代理想信念、提升教育实效必须回答的深层次问题。

 

  激发对理想信念的理性认知

 

  理想信念教育,内蕴了意识形态的解释框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意在让人们提升精神境界、形成共同价值取向、达成思想共识。

 

  但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被教条化、政治化、形式化,致使人们往往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或政治信仰体系, 认为其与自身利益不甚相关,故而没有甚至不愿去深入了解。这些都造成了许多人对新时代理想信念的认识停滞在意识浅表,从而产生了将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理想信念割裂来看的错误认知。

 

  如何激发个体的自我意识动力,逐步深化对新时代理想信念的理性认知,这是一个优秀的、成功的、与时俱进的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在内容形式上需要深层次考虑的。

 

  激发自我意识动力深化对新时代理想信念的理性认知,最根本的就是要以科学的理论教育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

 

  结合三月雨的实践探索,在当前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展厅)的建设中,我们突出了以下几个重要内容:

 

  突出“方向”内容,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特别是主席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练好“看家本领”;

 

  突出“学史”意识,找好“钙”源,把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必修课,用历史的营养资政育人,帮助党员干部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心;

 

  突出“本色”意识,加强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教育,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保持共产党人坚守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共产党人本色;

 

  突出“品德”意识,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道德、制度、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做一个高尚的、有道德的、有品位的、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人。

 

  满足对理想信念的情感认同

 

  理想信念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而实践只有通过情感的体验才能产生感悟与启示,从而获得认同。

 

  情感体验能够活化道德认知,深化道德实践,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道德教育若要真正成为一种抵达心灵的教育,一定要诉诸情感。因此,要提升人们对新时代理想信念的情感认同,就要不断满足需求动力,对于人们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满足要两手抓,促使个人对新时代理想信念产生积极、自觉、自发的肯定与向往,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那么,如何才能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满足受众的情感认同?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篇旨在对抗日根据地文艺工作者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历史文献。在该文献中,毛泽东论证了情感认同是抗日根据地文艺工作者树立“为工农大众服务”的理想信念的关键,认为学习和实践是增进抗日文艺工作者情感认同,践行“为工农大众服务”理想信念的主要途径。毛泽东的理想信念教育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理想信念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对情感认同的重视,意味着注重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对“人”的关照,人,应该是贯穿理想信念教育全过程的一条主线。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进入“人”的生活世界,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受教育者增加情感体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那些在艰苦卓绝的民族奋斗中绽放的英雄主义气概,那些革命先辈感天动地的家国情怀,那些在近百年民族屈辱中激发的强国意愿……当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中激发出受教育者这样的情感体验时,理想信念已经不再是空中楼阁,它已经坚定于心。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7 2022-08

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探索历程

制度治党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党内法规制度,构建设置科学、运行顺畅的法规制度体系,以调整政党内部关系、政党与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关系的一整套政治运行系统。中国共产党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的发展过程,制度治党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不断得到深化和加强。这其中包含着对党自身历史发展经验的总结,也承载着党面对现实问题的解答。可以说,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制度治党成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确保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接续推进、同向而行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08 2022-09

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

在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区的一条走廊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刻度尺,刻度尺显示的长度是2.26米,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刻度尺,要从三月雨的创始人李迎玉说起。作为三月雨办公区的总设计师,李迎玉同志将自己的入党日期2月26日,刻在了他办公室前的走廊上面,就是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入党时的初心,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30 2022-05

从情感维度谈廉政教育的创新方向

以北京三月雨公司为行业代表的廉政教育策展企业,要从情感创新维度深入思索,对警示教育中涉及“情感”的案例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从父母、夫妻、子女、特定关系人、亲戚、同学、朋友等各个层面,全方位反映贪官在台上以及被判刑后的个人环境变化,从而加深廉政警示教育的穿透力、感染力、震撼力。
28 2022-02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新媒体依靠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沟通交流,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交流信息的主要路径之一。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党建工作水平,对培养合格人才、永葆党在高校内的生机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15 2021-12

在党史长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建国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党史这一丰富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无穷智慧和巨大力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7 2022-01

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之“作风篇”:正风肃纪 激浊扬清

纠治“四风”不止步,作风建设不停歇。
08 2022-09

村史馆建设的一点思考

2022年8月16日,新华社发布了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第十一部分“促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第三项“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中明确强调:“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支持建设村史馆,修编村史、村志,开展村情教育。”
15 2022-12

以作品谱写宪法宣传教育新篇章

三月雨项目团队正精益求精,积极深化、细化、亮化方案,期待用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工作实效,打造具有功能性及政治高度的“人大代表之家”,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做出积极贡献。
28 2022-04

深入理解法治观念的丰富内涵

法治观念不仅是人们对法治的一般性认知,还表现为对法治的态度、喜好,是法治情感认同与法治思维习惯的融合,是法治规则意识与价值理念、实体观念与程序意识、思想认同与行为服从相统一的结果。归结起来,法治观念的内涵可从以下角度理解。
18 2022-01

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之“国际合作篇”:“天网”恢恢 有逃必追

一年来,在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国内重拳反腐的同时,深入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大力推进国际追逃追赃,积极参与反腐败全球治理。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