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建设的意义及现存问题

2022-09-15 作者:一片云 来源:三月雨

  高校校史馆在近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下,具有飞速的发展前景。作为展示窗口,不仅展示了本校的历史与文化,还能够更好地展示教育理念和精神面貌,同时能够为中小学生提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与此同时,校史馆承载了传播校园文化与传承校园历史的重要任务,从展藏内容上看,它属于历史博物馆的一个特殊种类。根据研究表明,校史馆是高校特定时期历史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再现,他记录了科研成果,师生关系,校园建设等方方面面的综合信息。高校校史馆和一般的历史博物馆有很大的区别,除了正常的展览,教学,研究等重要功能之外,它还有一些重要作用如教育宣传和联系校友情感,展示内容不应该仅仅是满足参观者的好奇心或者制造出欢乐或严肃的气氛,还必须要通过展示内容,达到教育本校师生和外来社会参观者的目的。

  随着高校对外宣传工作的不断扩展,校史馆还应可以宣传、展示学校。建立和开放校史馆,是一种重要途径、优秀手段,可以将高校历史、文化公之于众。

  在颇受喜爱的“大学游”中,家长和学生必定会访问校史馆,学校利用校史馆进行本校历史与文化的宣传讲解进行招生,而通过参观一所大学的校史馆,学生和家长也会对这所学校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择校做好准备。此外,作为一所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总免不了校际参观访问,领导视察工作,举办大型活动,国际友人到访,在这时候总是会选择参观校史馆,许多相关单位或个人了解了大学的文化特色和近期规划,提升了了高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声誉,这也同时促进了毕业生就业。总之,高校校史馆就是高校对外宣传的文化名片,是高校的门面。

  总结来讲,校史馆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时代发展之特征

  长久以来在学校产生过许许多多智慧的结晶。相比与其它的社会生活,教育是传授知识技能,他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工具,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文化思想的存在依托在物质层面。在校园这片天地,没有这样一种独立的个性,教育会流于表现,无法形成影响个人性格的文化品格,也就无法达到对事物深层探究的科学精神。校史是宝贵文献资料,他记录一所学校从建立到发展及变迁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每逢百年或大几十年,学校都会以展览的形式将学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在校史馆中展出。它的作用已经不仅停留在让师生对学校更加了解的层面上,也可以让本校师生对本校历史充满自豪感,这样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优良校风宣传和传统教育,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捐助,让校友对本校有更大的期望与热情,更加认同自己的学校,这样也可以使校史能够尽量上延,以使本校历史更加悠久。校史如果记录得当,系统,真实,他就可以体现出一所学校自诞生之日的发生发展全过程,这也对办校有极大的好处,校史有“留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一方面。

二、文脉传承之特征 

  校园历史建筑,历经沧桑而依然挺立,它包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以实物的形式向人们传达高校的历史,又用校园环境去表达自身的文化特性。校园建筑及其群落中的建筑设计、规划结构、建筑意蕴与风格、建筑价值、建筑形态等属于有形的物质形态;这些物态化的要素可以被称为“硬质特色”;隐藏在这些物态化要素之后的影响和制约建筑形式的价值观念、创作观念以及外界对建筑的评价、情感依附、欣赏等属于无形的建筑内涵,“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渐渐形成的一种风俗,慢慢培养成的一种习惯,更是人们对建筑传统理念的一种理解,它是一个将思想模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包含在一起的有内部结构的系统。我将这些称之为软质特色,和硬质特色相比它们更难被发现,只有从内心深处认真的感知才能发现它们。而其二者却又一起存在,硬质特色的发展变化却受软质特色的制约推动,软质特色的存在依托于硬质特色的表达和展现。它们一同组成了有机结合的校园整体特色。

三、人文情感之特征 

  校园文化建设是文化提炼的组合,校史馆承载着学校的文化与历史,校史馆与校园文化建设都与城市或大学的软实力有关。博物馆作为教育领域中的独特平台,是大学的文明之窗,传递着大学的文脉,植根于大学的土壤,其经历了多年历史与文化积淀,在繁荣校园文化、塑造大学精神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大学文化建设是多元化的平台,博物馆承载着历史与文化,很多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校史馆的优势,让它的知识与平台更好地服务本校师生,校史馆应该从自身出发,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结合校园文化特色,再与城市社会文化建设链接,使自身优势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基于本身专业教育和研究优势,与国内著名大学相联系,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图,彰显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在正是因为校史馆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作为从事教育主题展厅建设,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员,就更加明白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全身心投入每个项目的建设中,但我们不得不看到,目前校史馆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大多校史馆的内容和形式千篇一律,在这种情况下,校史馆设计为了改善,增加展览吸引力,提高参观者观展的兴趣,应当倡导学校的地域特色。

  二、除了拥有悠久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以外,很多普通院校对校史资料不够重视,保护力度欠缺,展陈和表达有一定问题,虽然有少数开辟专室以供展出,但是由于形式不够活泼,主要是静态展览,因此参观者参与度不高,很成问题。 

  三、现己建成的校史馆普遍大量设置陈列室,单单注意实物展出,而不注重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其他形式,很难体观出各高校个性不同的主题与特色,校史馆作用被大大限制了,除此之外,校史馆现代展陈意识和有效的交流手段缺乏、展示方式平淡、功能流线枯燥单一、缺乏人情味。 

  四、一些学校的校史馆在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当贵宾来访和新生入学教育时才开放,这种校史馆虽存在,但却未得到很好的开放利用。 

  五、校史馆的展陈方式同质化、形式化问题突出,展陈水平亟待提高;展陈不能以参观者为思考的主体,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缺乏“人情味”。 因此,塑造个性化室内设计,必须突破陈列扁平化的格局乏味的观念,追求陈列形式的个性化。

  校史馆的建立都有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垂范后学、弘扬校风、緬怀先人、激发师生“爱校、知校、荣校”的信念。因此在校史馆的陈列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大多的陈列题材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的校史馆都具有相似的题材,都是紧密围绕高校育人、科研两大特色陈列布展”。这种共同的目的和相似的题材都会很容易造成在校史馆中陈列和布局的相似性,也会是参观的人群看过一个陈列就不会再想看第二个了。因此,在当今以及未来的校史馆的陈列和布局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的解决创造个性化,摈弃传统化和相似性。当代社会多方面价值观都在进行转化,因此,高校校史馆的室内设计中,对历史及文化环境的注重和参与性等观念被人们了解。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大学与社会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大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校史馆将成为互动中心,体验中心,交流中心等等。而我们也相信,随着校史馆不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传承的作用,未来也将越来越受到各级单位的重视,我们也将期待,更多优秀的校史馆成为社会有机组成的一部分,成为一个个文化的亮点。


来源:一片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三月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9 2022-09

《聪训斋语》与家风

我国古代家教家训肇端久远,其中清代张英所著《聪训斋语》影响甚远。张英通过言传身教及所著《聪训斋语》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为人称道的“江左第一家风”并为后世传承。
14 2022-01

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

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表示,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要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27 2023-02

深刻领悟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

2013年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主席的重要文章《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
27 2022-06

雨润幼苗,三月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三月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主席法治思想,始终满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真挚情怀,继续努力,结合青少年观展行为与心理特点,竭力助力各地区各部门打造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基地,更加自觉融入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协同各方更好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3 2021-12

​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新的征程上,更要以“刀刃向内”的巨大勇气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努力使中国共产党永远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新的伟大胜利。
10 2022-08

以文化阵地助力文化强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各地廉政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传统文化展厅的相继落成,一大批以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的宣传阵地犹如洒落在祖国大地的一颗颗珍珠,持续散发着文化的光芒。
07 2022-01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党内政治文化是整个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既要高度重视党内政治文化本身的建设,又要注意加强整个国家和社会政治文化的建设,使两者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
11 2022-01

红色史诗之百年荣光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这部波澜壮阔的“红色史诗”既是远航之“帆”,又是前进之“桨”,只有真正学深悟透,让党史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才能为中国巨轮保驾护航,才能在接续奋斗中赓续“百年荣光”。
27 2021-12

怎样理解党的全面领导的“全面”内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06 2022-05

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