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党性教育更具时效性?

2022-03-02 作者:中国知网 来源:中国知网

  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当前,如何提升党性教育的实效性,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课题。
 

  如何让党性教育更具时效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内容设计要突出问题导向。党性教育内容既要紧跟世情、国情、党情,又要结合工作实际,精心谋划,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针对性。根据教育对象在个人实际发展、履职尽责、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疑惑、难题因材施教、增强教育内容的新颖性和说服力,避免教、学脱节,使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二是方法载体运用要突出实用导向。党性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修为,最终要落实到使党员干部自身对提升党性修养具有强烈的内在需要和动力,并将之转化为毕生信仰。因此,党性教育实质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所以,需要把握党员心理认知规律和思想行为形成规律,使党员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学习、思考、实践,强化其政治认同。党性不是抽象空洞、毫无生命力的东西,离开了实践的党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党性教育中要着力推广体验式教学,通过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服务人民的切身实践中去主动探询理解,激发党员在切身体验中自主进行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使影响行为的深层次动因符合党性教育的目标,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价值认同,培养出对党和人民的真情实感,检身正己修德、见贤思齐立德,并逐步养成行为定势。其二,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催化剂”的作用。理论内化阶段,党员对所传递的思想理论、价值理念真正愿意去学、积极努力去学,才能实现内化。内化的关键就是党员要真懂、真信,在理性与感性层面都能对党的事业产生高度认同,才能真正实现由知到情、由情到信、由信到行的升华。因此,党性教育过程不仅要注意准确传递、科学灌输教育内容,更要使基本原理、科学道理立体丰满鲜活,情理并重,符合党员的内在心理矛盾运动规律,才能调动其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和理论内化的自觉性,达到感之于心、发乎于内的效果。其三,要从供给侧发力,根据不同主题内容创新组合,设置多种教育载体和教学方法,无论是集中培训、短期轮训、网络培训,还是利用各具特色的情景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仪式感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等,以及通过搭建“指尖党建阵地”微党课、智慧党建等新媒体进行的自我教育等,使党员通过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党内活动,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实时感触党性脉搏、感知党性温度、感受党性力量,使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真正实现党员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三是党性教育者的培养要突出专业导向。党性教育者必须先行学深悟透其精髓,在教育中要体现专业化,突出理论深度,把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完整准确地传递给受教育者,才能增强学员政治上的自觉和坚定。因此,党委组织部门要谋划专业化党性教育者的培养工作,牵头组建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党性教育师资库。

  
  当前,党性教育基地作为一个创新的教育载体,已经越来越凸显其教育价值,根据笔者在北京三月雨文化公司相关工作经验,党性教育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为了让党性教育基地发挥更好的教育功能,让党性教育的时效性能够落地和执行,笔者同时给出如下建议:
 

  1、针对党性教育基地优质内容匮乏的问题,应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利用红色资源内涵的丰厚性打造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层级的党性教育基地。同时充分调动党校、干校、高校等单位共同合作,使党性教育主题提炼准确,独具特色,必须以有根有据的真实史料作底蕴、作铺垫、作衬托,必须注重对史料进行挖掘、选择和延伸整合拓展,把丰富的历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
 

  2、针对党性教育基地缺乏理论基础的问题,应加强基地理论资源建设,并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从中汲取有益理论和经验给养。基地内容既要有理论的深度导向,也要有拓展延伸的广度。
 

  3、针对党性教育基地内容同质化的问题,要准确把握受众类型、岗位和实际需求差异,设置不同的展示内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做好现场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的有效互补。
 

  当然,在紧抓党性教育时效性的同时,需明确方向,坚定立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党性教育应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主席总书记指出:“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政治性既是党性的本质特征,也是党性教育的本质特征。党性教育必须始终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服务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完成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党性教育的方案制订、内容安排、目标设置、方式选择、效果评估等,都要体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党性教育是一场持久战
 

  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是一个主客体交互作用下从本能到自觉、由浅层及深层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彰显着理性与非理性、知与行、稳定性与发展性的内部张力。党员干部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优化依赖于支持性政治生态的塑造,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模块的系统性优化,构建弹性化的课程模块,集成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特征由顺从、认同、内化到固化的积极转化,在开放多元的生活世界里将忠诚、干净、担当固化为党员干部的价值选择和行动自觉,所以说党性教育本身就是一场持久战,不可因为追求一时的短期效果而忽略长久教育的意义。
 

  3、党性教育应多举措并举
 

  让党性教育更具成效还需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激发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内生动力;坚持人民至上,加强党员干部传统文化教育、政绩观教育与党的宗旨教育;树立整体教育观念,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与专业化能力培训相融相促;推行参与式教学,提高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秉持因材施教理念,制定适合干部个性化需要的教育方案等举措并行。
 

  党性教育任重而道远,关乎一个政党的存亡,其意义不言而喻,让党性教育更具时效性,避免各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值得我们不断需要摸索与前进的重大课题。

 

 

 

来源:中国知网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9 2022-01

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  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总结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04 2022-01

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这就更需要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08 2022-08

2022 年政治监督工作的重点

2022 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主席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出战略部署, 对强化政治监督提出明确要求。
04 2022-03

新时代廉洁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新时代,廉洁作为一种品质,不在仅仅指官员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而是在观念和行为层面对全体社会成员提出了要求,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要有“不贪污腐化、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不奢侈浪费,品行端正、气质高昂、为人清正的意识”。
29 2022-09

三月雨:家国同行迎国庆

2022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
73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实践,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走在了时代前列!
06 2022-06

建设新时代党性教育基地 助力年轻干部成长

三月雨将秉持初心,努力建设好每一个党性教育基地,致力于让党性教育基地成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修身养性的“练功房”、激发斗志的“加油站”,为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9 2022-09

纪检监察机关办案程序方法是怎样的?

纪检监察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政府的监察部门行使的两种职能。
22 2021-12

用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引导青年学生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党中央号召“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新的征程上,高校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养大批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14 2021-12

全面从严治党 要害在“治”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23 2022-05

培育新时代家庭观,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联。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深入贯彻落实主席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必须全面把握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