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史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实践全过程

2022-03-07 作者:林心杰 杨渝玲 林于良 来源:人民论坛网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主席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党和国家面临“两个大局”的现实背景下,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党史教育,增强党史的育人实践功能,是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做到“两个巩固”的重要途径。
 

  坚持“三进”原则,增强党史教育的可行性。其一,进教材是增强党史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实践可行性的重要前提。教材是课堂教学和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当前党中央发行了众多关于党史的教材、著作,包括《主席谈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等,这些著作对党史进行了详细解读,是目前学习党史的重要教材,教师们应该主动将这些著作全面地融入相应的教学内容里面,向学生具体介绍党史教育以及重难点内容等。其二,进课堂是增强党史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实践可行性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是传统育人实践最主要的渠道,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让大学生更加全面化、系统化地掌握优秀的文化资源。无论是传统的“第一课堂”还是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都必须在教学内容中增加讲授党史相关内容的比例,这是将党史渗透到大学生心中,内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外化为自觉行动,做到知行合一的主要渠道。其三,进学生头脑是增强党史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实践可行性的最终目的。“进学生头脑”是指,通过教学将党史的文化渊源、思想内涵、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等传授给大学生,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政治素养、道德修养,不断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教师必须把“进学生头脑”当作高校育人实践的最终目标,围绕这个优秀资源在“进学生头脑”方面多下功夫。
 

  坚持三全育人,增强党史教育的实效性。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高校育人实践的科学方法和改革重点方向,也是深化“三进”原则的现实抓手,其目的在于切实提高育人实践的亲和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能够形成运行有力、成效显著、系统完备的育人实践体系,为促使大学生有效接受党史资源提供重要保障。其一,坚持全员育人是增强党史教育主体广泛性的客观要求。党史教育包括“教育者”和“受育者”两大主体,实践过程中既要解决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要处理好其与专业教师、思政工作负责人的关系。只有不断要求“教育者”强化党史教育的主体意识和育人责任的担当,推动“受教育者”增强参与学习党史的主动性、积极性,认真领会党史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才能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其二,坚持全过程育人是增强党史教育时间延续性的客观要求。发挥党史的育人价值,要求做到全时贯穿育人整体过程,一方面,要将学习党史贯穿到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使党史的育人效果涵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保持连续性;另一方面,要将学习党史贯穿高校育人实践全过程,不仅要融入课堂教学、融入书本教材,更要融入课外教学活动、融入社会实践,打造全时性、全过程的育人机制。其三,坚持全方位育人是增强党史教育空间覆盖性的客观要求。高校应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拓展育人空间,注重育人实践的浸润性和覆盖性。一方面,关联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网上与网下多个维度,实现协同并进、综合融通的全域性育人景象,通过各种活动并举,发挥各个载体、各个组织的协同作用,让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每一处都充满着学习党史的气息;另一方面,围绕着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重点,通过挖掘和分析党史的科学内容和时代要义,加强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既突出重点又覆盖全局,实现育人内容和效果的整体性。
 

  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党史教育的导向性。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是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最终目的,是将党史融入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践的本质要求。以立德树人为党史教育的基本目的和价值遵循,遵循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利于实现高校育人实践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其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增强党史教育内容的导向性。育人实践导向性的彰显必然要求育人内容的选择有明确的主题,党史教育作为高校育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围绕其科学要义和基本特征,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出发点相联通并增强内容选择的导向性,这也是推动大学生更好接受党史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的前提。其二,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增强党史教育过程的导向性。党史教育过程的导向性的彰显和增强,也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鲜明主题,在发扬党史育人价值的全过程中解决好培育什么样的人、怎么育人等课题。如以培育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总抓手、培养大历史观作为切入点、培植家国情怀作为粘合剂等。其三,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增强党史教育结果的导向性。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必须要避免出现流于形式、生搬硬套等问题,要增强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增强党史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就必需明确育人实践最终结果的价值取向,包括是否增强了大学生对党史的了解和领会、是否提升了政治觉悟和理论信仰等,这一切的实现必然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展开。

 

 

来源:人民论坛网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8 2022-08

策划文本的写作层级

策划文本的写作层级
一阶:展览大纲
  包含展示理念(展馆定位)、展示主题、内容框架等内容。展览大纲是指框架性、不涉及具体内容点描述的文本。
  二阶:展览大纲的扩充和细化
24 2022-11

走进“喜庆二十大·廉润新大兴”廉洁文化作品展

近日,大兴区“喜庆二十大·廉润新大兴”廉洁文化作品展在区文化馆一楼展厅展出。展览旨在用文化艺术创作展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主题,推动廉洁理念融入基层、走近群众,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文化熏陶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文化自信,为新大兴新国门建设不断注入“廉”动力。为学习借鉴该展览的优秀成果,笔者专程走进大兴区文化馆参观学习,感受大兴廉洁氛围。
07 2022-01

理想信念教育共产党先进的防腐剂

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因为红军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军队,才能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绝境重生,迸发出不被一切敌人压倒而是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30 2022-04

如何让教育主题展厅更好发挥教育作用

建设教育主题展厅时,我们时常会遇到的痛点就是,展厅建成后,参观者反映这个展厅“内容老套”,“流于说教”,“设计没新意”,或者“展厅什么都讲到了,但又好像什么也没讲,反正就是没啥印象”。这就意味着展厅建设失败了。那么,如何让教育主题展厅更好发挥教育作用呢?本文试图结合北京三月雨公司承建的一些展厅的相关经验,做一下探讨,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25 2021-10

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01 2022-05

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要想保持国内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其决定因素在于人,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按照德才兼备标准来要求自己。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敢于消除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不利因素,不断提升党的领导力、组织力和号召力。
07 2023-02

清廉岳飞——电影《满江红》观后感

《满江红》是由张艺谋执导,沈腾、易烊千玺、张译、雷佳音、王佳怡、岳云鹏主演的电影,于2023年1月22日(大年初一)上映。观影后,感触很深。本文不对电影做评论,仅从清廉方面谈谈岳飞的人格魅力和精忠报国精神。
20 2023-02

警示的力量

2023年2月17日上午,云南省召开“清廉云南建设暨全省正风肃纪警示大会”。会上播放《警钟为你而鸣》警示专题片,省委书记王宁出席会议并强调:“要以反面典型案例为镜鉴,在警示中警醒,深刻汲取教训,深入对照检视。”
15 2022-09

《了凡四训》在家风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了凡四训》文字出自明代“通儒”、王阳明再传弟子袁了凡之手,由后人辑录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与“谦德之效”四篇哲文。几百年来,该书之所以历久弥新、为人信从,不仅在于它的言辞说教,更在于它的实践准则;不仅在于它的励志取向,更在于它的人文智慧;不仅在于它的劝善特质,更在于其中蕴藏的时代价值。
21 2022-02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事业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弱兴衰。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