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如何影响教育主题展厅的教育效果

2022-04-18 作者:一片云 来源:三月雨

教育主题展厅


  人们往往把设计的终极目标定义为具有艺术性,其实不然,设计往往带有多重目的,对于教育展厅这样一个兼具信息传播,教育及体验的场所更是如此。而教育展厅设计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在于提供有意的学习体验、增加互动,促成有意义建构的发生。

 

  设计是人类普遍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这个世界本质上是“设计的”世界,人类设计的“人工物”加上大自然缔造的自然事物一同组成了我们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引自杨南昌)。对于教育主题展厅的设计人员和教育工作者而言,虽然无法控制参观者的内在因素,但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外在环境因素来提高教育主题展厅学习发生的可能性及质量。

 

  教育主题展厅中的学习是诸多要素综合设计的结果。除了传统课堂学习的各种要素,设计者要考虑作为教育主题展厅所具有的特殊性,将展示的内容,核心要义,空间环境以及学习体验纳入到设计中来。单纯的基于空间环境的学习设计和不以展示内容和学习体验为基础的设计都具有片面性。

 

  所谓教育展厅中的学习体验,笔者认为是从参观者踏进教育主题展厅的那一刻开始到之后的数日、数星期、数年后他所留下的内心深处的记忆,或者是之后在脑海中潜意识形成的思考。以廉政主题教育展厅为例,一个好的展厅设计,能够实现让参观者参观完成后,对展厅中几个亮点产生深刻印象,并无意间会产生回忆,并引发思考。这种学习体验的发生是潜移默化的,非结构性的,每个人会因个人知识机构和理解偏差,产生不同的学习体验。

 

  而作为教育展厅的主导策划及设计人员,在明确教育主题展厅学习体验的意义之后,就应加强这种体验的效果,例如进入展厅前的仪式感,参观展厅后的个人感想撰写,以及在参观展厅一段时间后长期官方平台对基地内容的互动分享,以及带回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创品等等,都可以加强本次学习体验的最终效果。

 

  在评述杜威经验学习理论对于博物馆教育启示的文章中指出:“所有的教育皆来自体验,然而并非所有的体验都是等价而全部具有教育意义的。有关学习的体验是博物馆所有参观体验中的一部分。”而对于教育主题展厅进行设计的目的是提供能增进理解、有助学习的这部分体验。因此,如何在教育主题展厅参观过程中,帮助参观者建立他们与展示内容的的联系,激发兴趣,并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是教育主题展厅这类设计环境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教育主题展厅提供了自由选择的学习体验,这些体验对于参观者来说应该是刺激、有警示性、愉快和适当的。为了丰富参观学习者的经验,教育主题展厅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用以协调一系列有意义的选择,并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参观者接近知识,引发思考,对逐步建立自身对问题的认知。

 

  教育主题展厅应该引导观众进入全方位、沉浸式、立体化的教育空间,让参观观众能够比较完整的学习展厅的核心内容,引发心流,并将学习体验发挥到极致。

 

  教育主题展厅中的学习是观众与观众、观众与展示内容、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使学习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观众与展示内容、观众与观众产生互动。

 

  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十九年专业从事教育主题展厅建设的文化企业,非常重视展厅内的互动,重视观者体验,重视参观后对参观者的影响,所以其策划设计的教育主题展厅,具备较强的教育功能性,同时相比博物馆、美术馆具有明显的教育展厅的特征。

 

  虽然目前博物馆已经将实现教育作用作为重要的设计目标,但落实并不理想,若仔细博物馆中的参观观众行为,我们就会发现,教育性偏弱,互动性也并不理想。

 

  而与传统博物馆相比,教育主题展厅与其容易共同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将自己定位为知识沟通的媒介,重在展示内容和信息,认为参观者获得信息越多代表展示效果越好。引用杜威的观点,笔者认为不应把知识看成一个等待被传递的实体,不论博物馆还是教育主题展厅自身应该定位为能提供参观者丰富经验的探索环境,在其中亲身体验,从而产生对个人有价值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参观者越投入于博物馆或者教育主题展厅所设计的活动,即代表了展示越成功。

 

  打造一个新型的教育阵地,光靠展厅本身是远远不能达成目标的。还需要使各参观群体实现“语言”上的互动,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实现一种交流,甚至可以为他们有意制造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参观教育后期形成一种舆论,一种思考,让展览与学习活动化身成一种“社交活动”的空间和形式。

 

  而本文所谈到的良好的设计能提供恰当的情境以支持群体中相互讨论的动力,从而不断促进学习的发生。因此,教育主题展厅的学习环境设计应思考如何增加参观者与展示内容形成互动以及参观者基于展示内容的相互讨论。

 

  长久以来,博物馆专业人员将焦点放在为观众提供信息,而忽略了参观者利用博物馆的资源建构知识的过程。博物馆的功能体现在对展品的全释上,而全释不足和诠释不当的展示常见于博物馆中。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常说,展品应该自己会说话。这对于具备相当先前知识的专家才具有意义。各类的展品对普通观众而言可能甚至是“毫无意义”的。

 

  反观我们各类教育主题展厅,很多建设单位将关注点放到了如何展示更多的内容,哪怕展示空间极为有限,仍然想方设法陈列展示更全面更多的内容来,认为展示内容越多,受教育的程度就越深。而实际,学习是在体验这个过程中完成的,通过将内容融入己有的知识体系,将其放置在一个有意义的认知,进而使意义得到构建,并得到回应的过程。所以说教育主题展厅不是在于了解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是否对参观者个人认知层面有影响和改变,哪怕只是一点点,都非常有意义。

 

  教育主题展厅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但目标清晰,初心不变,相信会对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向上向善的文化环境,贡献出积极力量。

 

 

 

 

 

浏览量:

更多文章

07 2021-12

党建“红”引领教育“优”

主席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时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在中小学校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
07 2022-04

让教育基地成为一个心灵给养的地方

如何让教育基地成为一个心灵给养的地方,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作为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这个专业化建设教育主题展厅公司中的一员,我深感荣幸,也希望尽我绵薄之力,为教育展厅的进步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1 2022-03

弘扬法治文化,推进依法治国

法治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治国理政模式,法治文化则是一个社会呈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状态和精神风貌。
23 2022-05

培育新时代家庭观,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联。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深入贯彻落实主席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必须全面把握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
10 2022-08

以文化阵地助力文化强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各地廉政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传统文化展厅的相继落成,一大批以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的宣传阵地犹如洒落在祖国大地的一颗颗珍珠,持续散发着文化的光芒。
12 2024-09

由三月雨协助建设的“济西站区党性教育基地”被命名为“中国铁路党员教育示范基地”

“济西站区党性教育基地”位于济南西机务段内,面积800平米,是集宣传、展示、教育、研究、传承等功能于一身的党员学习教育基地。现有“理想信念定初心、艰苦卓绝砺初心、永葆本色证初心、不负誓言承初心”四个展厅,十二个展群,24个红色及铁路故事。
26 2022-04

创新党建工作 引领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前进的“发动机”,是永葆党建生机与活力的“动力源”,是全面提升党建管理水平的“加速器”。
12 2022-08

南阳:挖掘玉文化中的廉洁元素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历史上,南阳是古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扣马谏王”地,军事家诸葛亮的躬耕之地,著名的秦楚“丹阳之战”和三国故事“三顾茅庐”就发生在这里。南阳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史上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及“智圣”诸葛亮,等等。
29 2021-12

干部拒绝提拔是不守政治规矩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党中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
22 2022-08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发展进程中的四个首次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十四大党章首次将“从严治党”写入总纲。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十六大党章首次把“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写入总纲。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