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在教育主题展厅中的应用

2022-04-22 作者:一片云 来源:三月雨

教育主题展厅


  在教育主题展厅中,追求其体验感,一直是大家所追捧的热门话题,然而,也正因为对概念的盲目崇拜,造成了当下在部分展馆中观念上与操作上的冲突,徒有其表,未有其实的尴尬局面。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为新技术的利用就是体验,缺少对参观对象身体的关注,阻碍了信息传递的途径。

 

  二、理念混淆、视觉至上、形式差异。

 

  三、没有深刻的想要传达的内容,无法与参观观众产生共鸣。

 

  因目前项目招投标制度,造成往往在评标现场仅能通过较短时间内对展览直观设计的评判,而无法对最终实际落地情况进行推衍,更无从对该基地最终实际的教育效果进行考量,更无从考虑展示内容是否深入,对于体验效果更无从谈起。

 

  而对于各投标公司而言,为了顺应招投标的形势,在设计中开始出现了“唯图像论”的视觉倾向,且因为项目前期投标往往时间紧张,在前期的设计方案中,设计师可能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索理念,但是会在如何酷炫、亮眼上花费较多时间,进而使所设计的项目在投标中获得青睐。

 

  同时为了适应这种选择机制,国内绝大部分的展陈公司,更偏向于设计效果及表现形式上投入人力物力。而对于展示的内容,哪怕到中标深化阶段也没有配备足够人员和资金支持。造成的结果就是,展厅空洞,没有起到教育的效果,让原本应该发挥教育作用的阵地工程,发展成为形象工程。

 

  根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着力点放在提质增效上,就是要求不仅要建设基地,还要建好基地,用好基地,既然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为展厅的建设者,更有责任和义务将展厅如何提质增效落到实处。

 

  教育主题展厅中各展项的互动性、参与性、知识性已经变成了观众的常态要求。体验经济时代下的人们的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需求愈加强烈。冠上“炫酷”的称号,把技术利用当成体验,缺少对参观对象身体的关注,阻碍了信息传递的途径,造成投入大量资金但效果甚微。

 

  所以,研究如何让体验更具有时效性,如果通过体验让展厅更具有教育意义,就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那么如何理解体验?关于体验的定义,一般可解释为通过自身的经历来认识和了解周围事物。《朱子语类》卷一一九中提到:“讲论自是讲论,须是将来自体验。”具体解释来说就是在人的自身实践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依靠生理、心理及精神的高度刺激,从而对事物形成一定的认知。

 

  因为身体与空间存在感知层面、体验层面、行为层面、认知层面的关联。体验发生于思维活动前,一般的程序是先通过注意力机制和模式识别的方式将收集到的感知觉信息,转化为对事物的知觉认识,并结合以往的记忆经验完成整体的理解,这些感知信息由体验发生的具体“情境”组织关联起来。

 

  体验并不是纯粹的感官刺激,而是带有理性的抽象过程,是“在情境中理性认知的过程”。但是要完成人在展陈空间中的完整体验,对身体的依赖占绝对比重,情境构成了体验的内在结构,身体是体验的行为主体,促使我们的知觉体验成为一个有预期、有主观意向的高效观展过程。体验从五种知觉系统等身体器官获得外部信息开始,到认知思维的引导,感知层、体验层、行动层和认知层的塑造,对这些外部信息解析与处理后转化为自身的认知与经验。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教育展厅中的体验展项应该具备以下标准:

 

  一、基于人的五种知觉(听觉、嗅觉、味觉、视觉、触觉)系统出发,首先重视身体这个行为主体,设计满足身体需求的体验展项。

 

  二、明确该体验展项需要最终达到的目的,推理达到这个目的的实现路径,并明确实现该目的的重要性,不要为了体验而体验,一定要有清晰的目标。

 

  三、应具备理性层面的教育内容,并且这个内容用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容易入脑入心,以内容为核心,让体验服务于内容。

 

  当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体验在展厅中的应用会迎来新的机遇,具体表现在:

 

  一、随时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主题展厅中以信息技术为主流的各展项中,将越来越多的融入体验的理念。体验将作为教育主题展厅内容传播的有效方式,成为主流。

 

  二、随着参观观众对教育基地要求的不断提升,体验会逐步增强展示内容的表现力和向心力,提升参观满意度。

 

  三、未来,体验将更加人性化,针对不同的观众类别观展的关注与尊重,逐步实现更精准和细分的体验效果。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随着各类体验展项的进一步融入,一个个具备内容与知识传播功能,具备教育意义与社会效应的教育基地将更多的涌现出来,为阵地式教育基地迎来新的春天。

 

  作为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员,十九年来,初心不变,始终坚持在教育主题展厅行业默默耕耘,我们将笔耕不辍,不断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期望能够打造真正能够改变人的思想的教育展厅,致力于让教育主题展厅发挥更大的教育意义。

 

  作为行业的领头雁,我们也将继续努力,以标杆作品和实际教育效果,领航同行。我们有信心,也相信,文化可以影响人,文化可以改变人,文化可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将不负使命,继往开来,不断奋进。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8 2022-03

如何设计红色文化馆的序厅

序厅是指展览场馆从入口到正式展示厅之间的空间,一般会设计得比较宽阔、高大、肃穆、庄重,着重氛围渲染,高度概括展览内容和交待展览历史背景等,力求让参观者迅速进入状态。效果等于电影的序幕一样重要。每个展馆展厅的脸面和灵魂,好的序厅是成功的关键,每一个序厅也都有不同,都有各自风格和特点,手法可能相近但内容不同。
26 2022-09

大力推进家风家教教育基地建设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主席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期间,专程来到眉山三苏祠,强调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27 2022-07

全面从严治党中,如何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促进

主席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既需要全方位用劲,也需要重点发力。”全面从严治党,既强调全面整体推进,又聚焦重点突破,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16 2022-03

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

三月雨集团将廉政教育融入展厅,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筑牢思想防线,“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一段段发自肺腑的忏悔、一次次对贪婪内心的拷问,警醒和教育着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三月雨以其高度专业化、系统化的廉政展厅建设经验,深刻把握党风廉政教育。
14 2023-03

敲响“逃逸式”辞职离职的警钟

近年来,在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典型案例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辞职、离职后的违纪违法问题引人关注。今年少数官员违纪案件也涉及逃逸式辞职、离职。
04 2023-09

2023服贸会,我们来啦!

9月2日,2023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将在首钢园1、2号馆亮相。本届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以“科技赋能新文旅,创意引领新消费”为主题,共吸引817家企业参展。作为北京市丰台区重点邀请的文化企业,三月雨将在本次展会上闪亮登场。
09 2021-12

新时代党的建设“三个全面”

主席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反复告诫全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全面领导、全面推进、全面从严,涵盖了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治国理政的能力建设和发展、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自我强化。其中,全面领导是根本前提,全面推进是根本要求,全面从严是根本保证。这“三个全面”,着眼党的执政地位、领导能力、自身建设,彼此关联、紧密相连,我们要深刻认识、深刻领会、深入贯彻。
21 2022-02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事业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弱兴衰。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15 2022-09

《了凡四训》在家风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了凡四训》文字出自明代“通儒”、王阳明再传弟子袁了凡之手,由后人辑录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与“谦德之效”四篇哲文。几百年来,该书之所以历久弥新、为人信从,不仅在于它的言辞说教,更在于它的实践准则;不仅在于它的励志取向,更在于它的人文智慧;不仅在于它的劝善特质,更在于其中蕴藏的时代价值。
03 2022-08

红色文化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主席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回顾波澜壮阔的伟大复兴历程,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创造、积累了先进的红色文化,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