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新时期廉洁文化建设

2022-04-13 作者:汀兰 来源:三月雨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进入第10个年头,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标志着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进入新阶段。新时代的廉洁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思想一脉相承。

 

  据《史记》记载,历史上出现过三种治理境界:春秋时子产治理郑国,通过严密的法律和监督机制,达到为政“不能欺”的境界;战国时西门豹治理邺县,通过设置严厉的法律制度,达到为政“不敢欺”境界;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宓子贱治理单父,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义忠恕与治理之道相结合,达到为政的“不忍欺”境界。西门豹的“不敢欺”、子产的“不能欺”与宓子贱的“不忍欺”,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方略中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既表现出我党的治国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接续,又反映出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执政智慧的自觉传承。

古代廉政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鲜明中华文化印记和中华民族特色的谚语典故、经典古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承载。主席总书记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并结合时代特点推陈出新,不仅增强了其语言的感召力、说服力,更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

 

  主席总书记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主席总书记就借用“莫用三爷,废职亡家”这一清代流传甚广的谚语来说明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告诫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廉洁修身,还要廉洁齐家,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好配偶、子女和司机、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否则便会“废职亡家”。

 

  中国历史上的治国之道在于礼法合治、德主刑辅,而为政之要则在于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已修身。道德人格的形成生发于内心,琢磨于行动,浸润于日用,熏习于环境,这个过程就是文化的功能。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伴随着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而不断丰富。《意见》中提出的廉洁文化建设的路径,正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用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廉洁文化建设。如此一来,民心所向,众志成城,必将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现如今,加强新时期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重要举措。廉洁文化建设在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依托廉洁教育阵地等多种鲜活的形式,融入到部门、行业、基层治理之中,充分发挥其价值导向、行为约束、环境净化的功能。

 

  综上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需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汲取崇德尚廉、廉为政本、持廉守正等传统廉洁文化精华,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在新时代廉政教育展厅的建设中,充分注重发挥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廉洁文化资源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地域文化特色,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把对党员干部的软约束,转化为党员干部的内在自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及人民群众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创造、实践所形成的关于当今社会思想、制度、行为和社会文化的总和。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丰富与发展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内涵,为推动当前廉洁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在全社会尤其是党员干部中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社会氛围,必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7 2022-05

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

青少年法治教育不仅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必然内容,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对帮助青少年树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4 2022-04

推动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加快推进人才政策落实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出精品、树品牌,推动全县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24 2021-12

关于依规治党,主席这样论述

近日,主席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注重运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08 2022-09

村史馆建设的一点思考

2022年8月16日,新华社发布了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第十一部分“促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第三项“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中明确强调:“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支持建设村史馆,修编村史、村志,开展村情教育。”
19 2022-05

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彰显。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继承伟大民族精神,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智慧结晶。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彰显。
24 2022-08

特写|主题展上问初心

这些天“牢记初心使命”党风廉政教育大型主题展正在山西省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展把初心使命化为教育主题融入展厅主体,吸引广大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前往参观学习。
20 2022-09

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强军梦想

2022年8月16日下午,主席总书记来到英雄城市——辽宁锦州,走进辽沈战役纪念馆,回顾东北解放战争历史和辽沈战役胜利进程,追忆广大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感人事迹和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的英雄事迹。
08 2022-09

理想信念教育包含哪些内容

现代汉语词典对“理想”一词的解释是,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想象和希望,也比喻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理想,顾名思义,是一种理性的想象,它是以现实为根据,在未来的某一天有可能变为现实的图景,也就是奋斗目标。因此,理想是一种精神现象,它在实践中形成、有实现的可能,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则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因此,信念就是实践检验后人们自觉坚持的稳定的生活准则,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始终坚守的一种精神力量。
08 2022-07

情理结合 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要义

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内在需求和巨大精神能量,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正因如此,理想信念教育历来得到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建设,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运用“精神上的‘钙’”“压舱石”等经典之喻,把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到了“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和“对党忠诚”的关键所在的高度。
10 2023-04

喜讯|三月雨中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建设项目

近日,三月雨集团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建设项目竞标中,凭借优秀的设计方案和良好的企业信誉,顺利中标。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